第164章 郭嘉結局(第6/11 頁)
江四九聽到熟悉的聲音,嚇得後退了半步,定了定神才道:“郭先生,你這是?”
她難以置信地看著郭嘉繞過籬笆,取下斗笠,來到她的面前。
她知道他是一介寒士。但她無論如何也沒想到,那麼雅緻脫俗、風流自賞的一個人竟會親自下地種菜,這比看到他親自下廚還要令人震驚。
而且昨夜那飯菜實在粗陋,只可堪入口罷了。
她本以為,郭嘉在飲食住行等方面,一定十分精緻講究,卻沒想到——至此,她方才明白過去他所說的一切是實非虛,才明白他有今天的氣度與風采是何等的不易。
忽然,一聲輕咳飛入她的耳內。
抬頭看時,只見郭嘉的手自唇邊移開,他的眉頭微皺,臉色有些發青,還有些發紅。
江四九驚道:“郭先生,你病了?!”
郭嘉沒有接話,道:“我早上已將信從到荀家。宛城到許昌雖遠,但郵驛馬快,最多這兩三日便有訊息。——這幾天,你就暫且在這裡休息一下,不必太過著急。”
說著,他轉過身去,似乎不想讓江四九看到他的病容:“我去裡間換了衣服,吃了朝食,再論其他吧。”
話音剛落,他已走進了自己的臥室,關上了門。
江四九聽他走路的時候,彷彿在用走路的聲音掩蓋喉間的咳嗽聲。她心裡忽地一動:不對!
就在幾天前,她還對荀彧提起過郭嘉的事——他似乎也是早亡的,但到底是為什麼而亡?又在什麼時候亡故的?
當時記不起來的事,經他這幾聲咳嗽,她忽然又記起來了:他是病死的。
她還記得,易中天說過,諸葛亮出山的那一年正是郭嘉病逝的那一年。
一起一落,終被玩弄於命運的手掌。
而諸葛亮死去的那一年,正是他出山時年齡的兩倍——她終於記起,那是他二十六歲的時候,即便演義的年代記載不確,但郭嘉離死卻真的不遠,最多也只有十來年了!
不知他今日的咳嗽,與後來致他死亡的疾病有沒有關係?
她的內心不由得一緊。
她已經因為自己匱乏的歷史知識,無奈與愛侶死別,難道日後又要重演這樣的悲劇,要什麼也不做地面對這好友的離世嗎?
如果她不曾記住,還可以替自己辯解,但今日既然都想了起來,她怎可聽之任之?
江四九舉步上前,恰好此時郭嘉開啟了門。
兩人四目相對,一個目光坦蕩,另一個卻有些躲閃。
江四九道:“郭先生,你還好嗎?”
郭嘉道:“我很好。”
江四九再上前一步:“可我看你的臉色……”
郭嘉微笑道:“不礙事。昨夜睡得晚了一點,受了點風而已。”
江四九立刻想到昨夜令她心情舒緩的琴聲,剛要再說,卻見郭嘉已經轉入廚房,她連忙跟了上去。
兩人雖是第二次配合做飯,但因都不是嬌貴之人,因此配合得很好。
江四九總要再問郭嘉的病情,卻都被對方先開了口,把她的疑問塞回了心裡。
“郭……”
“小江,離別之後,你真的吃了很多的苦。”
“郭先生,我吃的那些苦都算不了什麼……倒是你……”
“你本不至於吃這樣的苦的……說真的,在你乞討之時,難道就沒想過要放棄?”
“我是想過,但我……要怎麼放棄?”
“以你的容貌,想要過上好日子並不難,何以要把自己陷入那種連男子都難以忍受的窘境?”
“那以郭先生的才智,想要衣食無憂甚至榮華富貴也並不難,為何郭先生還住在這裡,凡事親力親為,如此窮困呢?”
郭嘉不由從灶前抬起頭來,深深地看了一眼正在燒火的江四九。
他再次為她的“知心”感到心蕩神躁,難以自已。
但江四九卻又不依不饒,繼續道:“郭先生,你的病……”
郭嘉及時笑道:“飯好了。”
江四九於是又沒有問成。
吃完了飯,等江四九洗完了碗,郭嘉已在琴前等著她:“小江,習武之後,想必練琴的時間也不會太多罷?若覺手生,可趁著這幾天練習練習。”
說著,他就要離開,準備留下江四九一個人。
江四九明白,既然琴聲就是心聲,他自然不想在這裡擾亂自己,窺探自己的心曲。
但他自己彈琴的時候,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