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第2/4 頁)
穿不上衣而餓死凍僵的“路倒”,就更加司空見慣了。
何況早在1937年,隨著淞滬會戰的失利,上海已經被日軍所全面佔領,只留下所謂幾個英法租界還苟延殘喘,上海市面上早已經是黃皮的日本兵和披著羽衣、穿著和服到處橫行的日本浪人。
“回到這個年代還真是不方便,”李蕭毅不無鬱悶的抱怨,因為這個世界的科技水平太低,他的海量高科技裝置也發揮不了太大作用,除非他自己完全建立一套監控體系,“上海這麼大,我們上哪去找強納森和伊莫頓他們?”
“如果找不到他們……”楚軒說了半句。
“我知道,那就讓他們來找我們,我知道你腦子裡想的都是什麼暴力的念頭。好了,已經對所有的無線電頻段進行壓制,下面你的話會在上海地區每一臺收音機裡播放,就是高音喇叭也以無線震盪的方式提供能量來工作,基本上講應該能夠覆蓋上海95%以上的租界區和生活區,至於棚戶區,因為那裡沒有相關的裝置,就沒有辦法了,不過想來伊莫頓也不帶他那女朋友去那種地方吧。”李蕭毅一邊說,一邊遞給楚軒一個話筒。
當時各地來上海謀生的農民,從鄉下運來毛竹、蘆蓆和篾片,把毛竹烤彎,插在地上,搭出一個半拱形的架子,上面蓋上蘆蓆,周圍捆上茅草,在向陽的一面割出門來,地上鋪塊爛棉絮,就是一家人的住所。這種簡易窩棚俗稱“滾地龍”,高度僅到成年男子的腰部,進進出出必須深彎腰,夜裡回去瞧不見入口,一不小心就會穿牆而入——就跟學了穿牆術似的。
“可以開始了嗎?”隨著楚軒說話,中洲隊眾人可以聽到整個上海所有的喇叭、音箱,甚至旁邊房子裡的收音機中都傳出了楚軒的聲音。
“我不是說過了嗎,已經好了,”李蕭毅一臉壞笑的說道,雖然他也知道這個小玩笑毫無意義,甚至楚軒都不會理解,但他還是想起了發生在某位大神身上的事情。
某人拿起話筒試試發現沒聲音之後,開始口胡,“下面試音,男的站左邊,女的站右邊,不男不女站中間,好了,這個話筒是壞的”,隨後欣欣然放下話筒,然後,旁邊工作人員告訴ta,這個話筒是連線商場外面的廣場播音系統的……
“看來是可以了,強納森,聽到沒有,我們已經來到上海,我們就在外灘公園門口見面吧。”說完,楚軒把話筒還給李蕭毅,“重複播放,直到我們找到強納森為止。”
“……你還真把我當導播了!”
這時,在整個上海地區發生的“驚悚”事件,已經驚動了從上海日軍司令部到日本諜報“梅”機關,以及汪精衛手下76號的方方面面,可惜儘管頭頭腦腦們氣急敗壞,整個上海卻依然平靜如故。
因為,所有的通訊都被遮斷了,連電話中,都在不停的傳來“看來是可以了,強納森,聽到沒有,我們已經來到上海,我們就在外灘公園門口見面吧”的聲音……
李蕭毅這個懶鬼才不會剪輯什麼的呢!(未完待續。)
第313章 “玩”
不過儘管李蕭毅算是變相的切斷了整個上海的無線有線通訊,連“吼”這種最原始的“遠距離通訊手段”,都在城市中諸多喇叭的轟鳴中極大的縮短了有效距離,但架不住還有另外一樣“原始通訊方式”,人力通訊,加上楚軒的廣播裡明確指出了和強納森見面的地點在外灘公園門口,結果就是還沒等中洲隊走到一半,所有通往外灘公園的道路就被層層疊疊的日本軍隊、日本憲兵、警察、特務、浪人給阻擋了起來,而他們這一群衣著光鮮的傢伙,以及那種常年衣食無憂所養成的安逸氣質和健壯身材,走在大街上簡直比斯塔克穿著那身鐵皮參加舞會還扎眼,立刻吸引了形形色色的目光。
第一波上來阻擋的自然是警察,然後是浪人,日本憲兵,最後是成群結隊的日本士兵,直接在街道上就開始射擊起來,雖然三八大蓋只能手動退殼,但日本兵數量不少,加上輕重機槍、擲彈筒,在這個時空也算相當可觀的火力了,打得是硝煙四起,彈片橫飛,殺豬聲震天。
然後,中洲隊就到外灘公園門口了,其間只有程嘯、蕭宏律、齊藤一幾個人比較“不能打”的隊員,各自拿著不開眼擋路的傢伙練了練手,其餘人只是在後面看著,順便“指點”一下。
“程嘯,大劍不是就掄起來砍人的,也要講究技巧的,亞拉崗教你的都忘了?”
“蕭宏律,就一挺機槍,你扔什麼冰風暴,甩個火球過去就足夠了,噢,你害怕了,哈哈哈哈,別拿火球砸我呀……”
“這麼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