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2/4 頁)
西兩門魚貫而入南江城!
紅軍一進城,人們就一擁而上,給紅軍端茶送水問寒問暖,還有的人給紅軍戰士披紅、掛花。徐向前和王樹聲騎的大白馬也被鄉親們披上了紅布。
整個南江城沉浸在一派歡樂之中。
紅軍進入南江縣城後,顧不得安歇,立即開啟反動官府的陰森水牢,救出被關押的階級兄弟;開啟地主豪紳的糧倉,給貧苦百姓發放糧食……
紅軍進駐南江縣城的當天晚上,舉行了盛況空前的軍民遊藝晚會。主席臺臺柱上,貼著一幅筆力遒勁的大對聯:軍閥跑,團防跑,官紳跑,跑跑跑,國民狗黨跑跨臺:工人來,農民來,士兵來,來來來,共同建立蘇維埃。
南江縣臨時革命委員會主席楊芳仁表達全縣人民的意願,宣佈這一天為“燈光節”,以紀念紅軍驅走黑暗,為人民帶來光明。同時,紅軍還在首先入城的東門城樓,雕上了“紅四門”三個金光閃閃的大字,作為紅四方面軍解放南江的永恆紀念。
這天晚上,整個南江城火樹銀花,傾城狂歡。人們划著綵船、敲著腰鼓,表演各種文藝節目。晚會高潮時,軍民一起唱起了即興編的歌兒:大炮一響四山震,匪軍驚得戰兢兢;老百姓都來歡迎,哎嗨哎,都來歡迎!
紅軍來到南江城,一到南江打衙門:同志們趕快往前進,哎嗨哎,趕快往前進!
在這歌聲中,其他幾路紅軍也勢如破竹、連戰皆捷,衝破田頌堯部的層層阻截、反撲,把勝利的紅旗插上了川北要津通江、巴中的城頭和周圍的許多戰略要地。
紅軍入川僅僅一個月,就解放了南江、通江、巴中三座縣城及周圍大部分地區,殲敵三個團和一個保安大隊,擊潰敵人八個團,迅速開啟了局面,初步奠定了建立革命根據地的基礎。
但是,要真正建立起鞏固的革命根據地,在南(江)、通(江)、巴(中)
紮下根來,還必須廣泛發動群眾,徹底摧毀反動統治,建立各級革命政權。
這樣,王樹聲和他的戰友們在執行艱鉅戰鬥任務的同時,也在南江地區開展了發動群眾、建黨建政、建立根據地的各項工作。
由於在西征途中飽嘗了無作戰根據地的艱辛,王樹聲深知建立革命根據地的重要戰略意義,因此,對工作極端重視,抓得很緊。他親自參與進選了數百名政策性強、作風正派、富有地方工作經驗的幹部戰士,組成許多支工作隊和宣傳隊,深入農村,組織群眾,武裝群眾,幫助建立黨的地方組織和革命政權。
南江附近的平溪壩。
這是山谷中的一個小壩子。王樹聲帶領一群幹部、戰士爬了五、六里陡峭的山路來到這裡。
只見綠蔭環繞的平壩子裡,矗立著一片大瓦房,連綿不絕的高牆掩映在樹叢中,望不到盡頭。而與此相對的,卻是北直坡下稀疏矮樹叢裡大大小小窩棚、草榻子。整個壩子寂靜無聲、沓無人影。
壩子裡的人都到哪裡去了呢?
王樹聲躬著腰進入一個窩棚,只見裡面到處都是窟窿,寒風刺骨,和棚外一樣冷。棚內除一口貼地的暗灶和一個竹杆大煙筒外,再也看不到其它的傢什。
突然,一個人影飛也似的衝出了窩棚,一個孩子光著腳驚慌地向山谷北面的一座林子飛奔而去。
王樹聲和其他人立即跟蹤小孩來到樹林深處,他們意識到壩子里人可能藏在林子裡,就對著林子開始喊話:“鄉親們!我們是紅軍,是窮人的隊伍!”
“田頌堯已經被我們趕跑了!”
“鄉親們趕快出來打土豪分田地,開倉分糧吧!”
“紅軍是種田人的隊伍!”
一個佝僂的老人,步履蹣跚地從樹林深處走了出來。老人肩上披著破爛的麻袋片,裸露著雙腳,整個人在寒風中顯得異常瘦小,仿若風一大就能將他吹走。待走近,王樹聲發現老人眼窩深陷,兩肋都塌了進去,面色臘黃,這是長期飢餓留下的痕跡。
王樹聲走上前去,拉著老大爺的手,說:“老大爺,我們是紅軍,是窮苦人的軍隊,快叫鄉親們下山分糧、分土地!”
“你說啥子喲?”老大爺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紅軍把‘田菸灰’(田頌堯)打跑了,讓鄉親們下山分田、分糧,過新年!”跟隨王樹聲一起來的南江臨時革命委員會的一位同志又用四川話說了一遍。
老人聽清楚了,立即轉過身,使出渾身力氣提高嗓音喊:“出來嘍!分糧食嘍!”
山坳樹林中一下子走出許多人,多是老人、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