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的死亡大戰。。。。。。該劇以獨特視角展現了中國遠征軍抗擊日本侵略者、承受戰爭苦難的悲壯歷史,其慘烈殘酷、其艱苦卓絕、其無與倫比的歷史真實度與深刻的歷史存在感,讓每一位觀看者成為這段歷史再一次的親歷者與見證人。。。。。。 txt小說上傳分享
《突擊之後:我的團長我的團》1(2)
同古保衛戰1942年3月7日第200師日夜兼程,到達戰鬥第一線同古。同古南距仰光25O公里,北距曼德勒32O公里,是仰曼鐵路的重要城市和戰略要地,西北還有克永岡(開道)機場,是日軍〃必須迅速佔領〃之地。仰光失陷後,同古爭奪戰,就顯得更為重要。
駐守在同古一帶的英緬第一師既不瞭解敵情,又未作迎戰準備,只准備後撤,儲存實力。3月18日,日軍向同古推進,英軍同時撤往普羅美。從19日起,日軍第55師團第112聯隊向同古發起攻擊,第143聯隊於20日投入戰鬥,第200師與敵激戰12天之久,日軍遭到太平洋戰爭開戰以來未曾遇到過的猛烈抵抗。 由於西線英軍始終沒有采取積極行動配合,加上英方延誤,中國遠征軍後續部隊未能按預定計劃運送到同古前線,第200師苦戰12天,傷亡2000餘人,內缺糧彈,外無援兵,面對增援後4倍於己的敵人,困守孤城,形勢危急。杜聿明認為,〃在此形勢下,我軍既不能集中主力與敵決戰,以解同古之圍,而曠日持久,仰光登陸之敵勢必參加同古戰鬥,坐使第200師被敵殲滅。。。。。。〃於是,命令第200師突圍,以保全我軍戰力。第200師在戴安瀾指揮下安全突圍,連一個傷兵也未丟失。歷時12天的同古大戰,終於以中國軍隊主動撤退而告結束。日本人佔領的是一座空城。同古保衛戰是緬甸防禦戰期間作戰規模最大、堅守時間最長、殲滅敵人最多的一次戰鬥。而且在仰光失陷的不利形勢下,同兵力、裝備都佔優勢,並擁有制空權的敵軍苦戰12天,殲敵5000餘人,掩護了英軍撤退,為遠征軍的後續部隊贏得了時間,最後第200師全師安全轉移,應該說是很大的勝利。當時,英國《泰晤士報》報道,〃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期遠東戰場上唯一的捷報〃。 日軍也承認,同古戰鬥中,第200師表現十分英勇,對於日軍來說則是緬甸戰役中最艱苦的一戰。
仁安羌解圍戰1942年4月17日,西線英軍步兵第一師及裝甲第七旅被日軍包圍於仁安羌,糧盡彈缺,陷於絕境。孫立人奉史迪威之命親率113團星夜馳援,18日凌晨向日軍發起猛烈攻擊,至午即攻克日軍陣地,殲敵一個大隊,解除了七千英軍之圍,並救出被日軍俘虜的英軍官兵、傳教士和新聞記者五百餘人。仁安羌之戰是中國遠征軍入緬後第一個勝仗,孫立人以不滿一千的兵力,擊退數倍於己的敵人,救出近十倍於己的友軍,轟動全球。之後,蔣介石給他頒發了四等雲麾勳章,羅斯福授予他〃豐功〃勳章,英王喬治六世則授予他〃帝國司令〃勳章,孫立人是第一個獲得這種勳章的外籍將領。
滇緬公路抗戰爆發後,由於中國的工業基礎薄弱,急需大量物資和外援,遂於1938年初修築滇緬公路。來自滇西28個縣的20萬民眾在抗日救國信念鼓舞下,自帶口糧和工具,風餐露宿,劈石鑿巖,歷時10個月,在高山峽谷激流險灘上,沿滇西、緬北990公里的山野,用雙手和血汗修築了滇緬公路。1938年底通車,從此,滇緬公路成為中國抗戰的輸血管。滇緬公路是中國重要的國際交通線,日軍據此還可以威脅中國西南大後方。《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緬甸是中南半島上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國家。西屏英屬印度,北部和東北部與中國西藏和雲南接壤。緬甸對於盟國中的中英雙方來說都有重要戰略意義。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在短時間內席捲東南亞,隨即矛頭直指緬甸。為了保衛緬甸,1941年12月23日,中英雙方在重慶簽署了《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中英軍事同盟形成。第一次緬甸戰役根據《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議》,中方以第5軍、第6軍、第66軍組成遠征軍,由遠征軍第一路軍司令長官羅卓英和同盟國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指揮,於1942年2月由10萬餘人組成遠征軍先後入緬作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盟軍本著〃先歐洲後亞洲〃的戰略思想決定戰爭的重要程度,加上英軍過於高估自己,不願外國軍隊深入自己的殖民地,從而影響自己的利益,一再拖延阻撓中國遠征軍入緬參加第一次緬甸保衛戰。在日本展開攻勢後,英緬軍一路潰敗,急請駐營中緬邊境的中國遠征軍入緬參戰。此時緬甸保衛戰已經失去作戰先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