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3/4 頁)
以不斷激怒陳旭,是因為他聽過陳旭的名聲,料定陳旭不會為此遷怒眾人。
但讓他沒想到的是,面對自己言語上的不斷冒犯,陳旭居然沒有絲毫生氣的意思。如此,他不由對陳旭高看一等。
其實,陳旭來自後世,早已聽聞過田豐的名聲,知道他心直口快。
歷史上的田豐,正是為此才鬱郁而不得志,最終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陳旭每每讀到此處,總是嘆息不已,在心中大罵袁紹沒有容人之量。
他聽聞田豐的話,心中自然也不會太過好受。但是他覺得,若想成就大事,就先要學會喜怒不形於色。
此外,成大事者,當有廣闊的胸襟,不以自身的喜怒而魯莽行事。
當年曹操攻打徐州,卻不想因為他曾經殺死名士邊讓之事,使得兗州很多士人背叛曹操,最後迎接呂布進入濮陽。
當時有一個人名叫魏仲,曹操以前非常厚待他。
曹操聽聞呂布攻佔兗州之後,就對其餘的人說:“別人也許會背叛我,但魏仲絕對不會。”
他沒想到的是,後來魏仲也背叛了自己。曹操聽到這個訊息以後非常生氣,但是後來俘虜到魏仲後,不但沒有殺他,仍然待他甚厚。
曹操的如此舉動,更是收買了很多人心,他們會這麼想:“曹公連背叛過他的人,都能夠如此器重,更何況我等本就忠於曹公?”
自此,他部下的很多將領就對他死心塌地。
宛城之戰,張繡先是投降曹操,後來又反叛,殺死了曹操的的兒子曹昂,並且還有他最疼愛的侄子曹安民。就連曹操帳下大將典韋,也為了保護曹操而戰死。
但是,張繡後來再次投降曹操的時候,曹操不但沒有絲毫怪罪,反而牽著張繡的手,一起參加宴會,並讓自己的兒子曹均娶了張繡的女兒,而且封張繡為揚武將軍。
兒子、侄子、手下大將都被張繡殺死,就連曹操自己也差點身首異處,他會不恨張繡嗎?
肯定恨!但是曹操之所有能夠成就大事,就是他有常人沒有的胸懷與氣度。
陳旭雖然比不上曹操,但是隨著經歷越來越多的事情,他也變得越來越沉穩。
聽聞張玲喊田豐世叔以後,陳旭心中有些愕然。而後,他連忙向田豐作揖行禮,口中喊道:“見過世叔。”
聽到陳旭喊自己‘世叔’,田豐有些似笑非笑地盯著陳旭。
陳旭雖然被田豐盯得有些不好意思,但他仍是面不改色,口中振振有詞:“我乃玲兒良人,先生既是玲兒世叔,就是旭之世叔。”
陳旭深知,想要讓田豐投奔黃巾軍,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哪怕他將田豐綁走,依照田豐的性格,也不見得會投降。
為了能夠拉近與田豐的關係,陳旭也豁上了臉皮,向這個只比自己大幾歲的人喊‘世叔’。
這個時候,就連陳旭自己都很驚訝。他沒想到,不經意間,自己的臉皮已經厚到了這種程度。
既然陳旭已經向田豐執了晚輩禮,田豐就不能再繼續拿捏下去了。
說到底,他與張角乃忘年之交,雖然在張角扯旗造反以後,他就與張角斷絕了關係。
但是,他一直都細細關注的黃巾軍的動向。當他聽聞張角病死的訊息以後,對著夜空嗟嘆不已,而後一夜無眠。
就在那個時候,他就已經斷定,黃巾軍離敗亡的日子不遠了。
他沒想到的是,黃巾軍中會橫空殺出一個陳旭,屢次與官兵交戰卻不落下風。
為此,他還特意收集到了很過關於陳旭的訊息。
當他看到陳旭曾在橋玄門下學習兵法、策略,以前更是擔任過濮陽義兵首領,大敗黃巾軍以後,他的心緒更是久久難以平復。
一個這樣的人才,卻被十常侍活生生地逼到了黃巾軍的陣營之中。若是大漢再如此下去,真的還有救麼?
陳旭被田豐邀請到了他的家中,田豐待在鉅鹿縣城,雖然透過各個方面打聽黃巾軍的事蹟。但是,相比於真正經歷過這些事情的陳旭,他所得到的訊息,還顯得有些片面。
田豐腹藏詩書才華,胸有大志,他時刻度關注著天下的動向。
今日見到陳旭以後,就不由向他詢問起了,黃巾軍與官兵交戰的詳細情況。
田豐但有所問,陳旭都不推遲,一五一十將自己經歷的事情講了出來。他既沒有誇大事實,也沒有刻意掩飾自己在幾場戰爭中的作用。
不得不說,田豐是一個非常好的聽眾,他從來不打斷陳旭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