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5。第5章 臥虎嶺
晚飯時間,習武的少年們各自回家,陳旭依然在院落中鍛鍊。
只見陳旭扎著馬步,雙手平舉著一根四米長的木棍,木棍的另一端用繩子吊著一小筐沙土。
長時間維持這個動作,對人的力量、毅力都是極大的考驗。
陳旭本來天生神力,但是才開始只是端著四米長的木棍,不到半個時辰,他就堅持不住了。
但是陳旭知道,他沒有過人的智謀,甚至連這個時代的文字都不認識。
在這個亂世之中,武藝才是他生存的根本,陳旭雖說有些蠻力,但是沒有經過高人指點,就只能透過自己去慢慢摸索。
結合他對冷兵器作戰的理解,特意為自己製作了一根長四米、重45斤的木棍用來訓練(那時一斤相當於現在的224克,45斤的木棍相當於現在的20斤左右)。
演義中說張飛的長矛為一丈八,相當於4。2米,在以冷兵器為主的古代,特別是騎兵作戰之中,兵器的長度尤為重要。
正所謂‘一寸長,一寸強’,兵器是武將的靈魂,陳旭為了以後能夠駕馭好長兵器,一個月來,他不停地突破自己的極限。
陳旭平舉木棍的時間,由才開始的半個時辰,變成現在的兩個時辰。
其餘的空閒時間,他還要不停的練習扎、攔、崩、點、穿、劈、圈、挑、撥等槍法的基本功,每天下來,胳膊都會變得紅腫不堪。
好在村中有一位太公是軍中退伍老卒,會用草藥消腫去痛,不然如此高強度的鍛鍊,陳旭肯定會傷到自己的身體。
漸漸的,陳旭感到自己力氣也不停地增加,身體協調能力也大大增強,可以長時間平端四米長的木棍。
為了增加訓練難度,他特意在木棍的前端綁了一個籮筐,一點點增加重量。
用後世的槓桿定律解釋,籮筐裡每增加一點重量,陳旭所承受的重量都會增加好幾倍。
後世的陳旭碌碌無為,但是這一世他不願再如此度過,他想要透過自己的努力,在這個亂世中博取一份功名。
看著日漸消瘦的陳旭,陳靜不由出聲勸道:“大兄,你也要歇息一下,這樣下去你身體會吃不消的。”
不僅是陳旭,陳虎看到陳旭練習武藝如此拼命,他也沒日沒夜的鍛鍊,現在他們兩個人都整整瘦了一圈。
而後,陳靜欲言又止地說道:“而且由於村中少年每日訓練,個個飯量大增,村中很多人家糧食都已經所剩無幾……”
他還有一些話沒說出來,那就是,若再沒有解決的辦法,訓練了一個月的族中子弟可能就會解散了。
放下手中的木棍,緩緩走到水缸前,陳旭看著倒影中那個消瘦的身影,抬起手摸了摸自己的臉龐,苦澀的笑了一笑。
眾人對於陳旭近乎自虐似的鍛鍊,都覺得不可思議,他們又何嘗知道陳旭的擔心?
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
他雖然不知道光和五年是公元幾年,但是他對光和這個年號感到非常熟悉,他敢肯定黃巾起義已經不遠。
亂世將臨,若沒有武藝傍身,莫說建功立業,哪怕是自己的身家性命亦難以保全。
所以,陳旭非常迫切的希望能夠提升自己的實力。
他又何嘗不知道這樣下去不行?
習武並不是一味的鍛鍊就行,正所謂‘窮文富武’,習武之人若是沒有足夠的肉食、草藥,不能補充營養、調理身體,便會留下不可彌補的暗傷。
轉身盯著陳靜,陳旭的聲音鏗鏘有力:“阿靜,大家訓練了一個月,好不容易有些功效,決不能就這樣散了。”
“可是……”
擺了擺手,陳旭打斷陳靜的話:“沒有什麼可是,村中族人家裡糧食不夠,我們可以上山打獵。”
對於此事,陳旭早有思量,族中子弟每日高強度的訓練卻沒有肉食,長久下去絕不可行。
眼見秋收將至,再熬過一個月,等收穫了糧食,各家都會寬裕不少。
陳靜雖說敬重兄長,卻也頗有主見。
濮陽境內雖說有不少地方可以打獵,但是如今獵戶眾多,能夠獵殺的獵物卻越來越少。
族中子弟又非獵戶出生,哪怕傾巢出動,也不見得能夠打到些許獵物,當即說出自己的擔憂。
陳旭拿起木瓢,舀了一瓢水,狠狠灌入口中:“弟之所慮,我豈不知?濮陽與陳留相鄰,我欲帶著族中子弟,到陳留境內的臥虎嶺中打獵(地名杜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