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第4/4 頁)
到一條,發展壯大的道路。
高興過後,陳旭卻是皺著眉頭說道:“叔父的這個想法雖然很好,但是想要實施下來,卻也並不容易。”
陳宮說道:“欲做成此事,又有何難?”
“主公只需借我三人,最遲明年年底,幷州境內的實力,最少能夠增長一半。”
陳旭問道:“哪三個人?”
陳宮答道:“典國輔,劉闢、龔都。”
黃巾起義失敗以後,雖然陳旭身為張角女婿,是黃巾軍正統。
但是其餘各地,仍舊聚集了大規模的黃巾軍。這些黃巾軍,他們沒有陳旭那樣嚴明的紀律,行為反而如同盜匪。
各地的黃巾軍,以三路人馬最為強大。
第一路,乃是青州的黃巾軍。他們以管亥為渠帥,擁兵百萬,流竄在青州境內,四處劫掠為生。
他們雖然說是一百萬軍隊,但是精壯之士也只有三十萬左右。
而且這三十多萬精壯,大多都是黃巾軍裹挾的流民,真正的戰鬥力,卻並不強悍。
第二路,乃是兗州境內的泰山軍。他們以張燕為首領,擁兵三十餘萬,生活在黑山白水之間。
與青州黃巾相同,張燕的手下大多也都是老弱病殘,精壯漢子也只有十幾萬。
說他們是黃巾軍,卻是有些不太合適。因為早在幾年前,他們就在名義歸順了漢室。
在歷史上,張燕嘯聚百萬人,在太行山附近四處劫掠,號稱黑山軍。
但是這個時代,太行山卻被陳旭佔據了,所以張燕只能帶著手下,來到了被陳旭廢棄掉的泰山山寨。
至於第三路人馬,他們的名字非常有意思,叫做白波軍。
白波軍的前身也是黃巾軍,他們的總人數是三股勢力中最少的。
但是他們的戰鬥力,卻是非常強悍。
白波軍的班底,完全是當初真正的豫州、司隸黃巾軍。當年豫州黃巾軍,被皇甫嵩、朱儁擊敗以後,分散成為好幾股勢力。
其中劉闢、龔都北上投奔陳旭,他們麾下的人馬,幾乎被朱儁追殺殆盡。
於是乎,豫州其餘的黃巾軍將領,就吸取了他們的前車之鑑,躲藏在山中不敢出來。
漢靈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