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第2/4 頁)
呂布而走的心思。但是前番他背叛曹操,若是現在再背叛呂布,他又擔心受到別人的嘲笑。
漢代計程車大夫,往往視聲譽勝過生命,陳宮自己也不例外。
就這樣,他被俘虜以後,在白門樓不顧曹操幾次三番的勸說,執意赴死。
陳宮的一生,無疑是悲劇而令人嘆息的。
這個時代,他也如同歷史上那樣,待在家鄉靜觀天下風雲,尋覓明主。
陳宮的眼光自然不錯,如同歷史上那樣,他相中了曹操。
但是現在的曹操,只是一個東郡太守,名義上仍舊歸劉岱節制。可以說得上是,英雄無用武之地。
再加上陳旭乃是他的族子,並且現在坐擁幷州,兵多將廣。
而且陳旭待他非常敬重,經常與他有著書信來往,信中一直透露著強烈的招攬之意。
所以陳宮思前想後,終究還是決定投奔陳旭。
陳宮相信,憑藉兩人之間的親戚關係。再加上現在幷州初定,缺乏人才。陳宮來到幷州,陳旭一定會重用他。
如此一來,他就可以一展胸中的抱負了。
既然打定主意,過來投奔陳旭。哪怕兩人有著親戚關係,他也不能將姿態放得太高。
所以當陳旭向他行禮的時候,他才會急忙上前阻攔。
被陳宮扶住,陳旭臉色一正,說道:“叔父乃旭之族叔,我向叔父執晚輩禮,理所當然。”
“濮陽之時,若非叔父提醒,恐怕我早就命喪黃泉了,又怎會打下今日這般基業?”
聽到陳旭的話,陳宮欣慰的笑了。
以前他只是隨口提醒了陳旭一次,卻沒想到,陳旭直到今日,都還記得那次恩情。
由此可見,陳旭的重情重義。
雖然心中讚歎,陳宮口中卻是說道:“我一路行來,發現幷州境內的百姓,全都安居樂業。”
“往日頹廢、荒瘠的景象,為之一變。”
“卻不想,七年不見,文昭就已經坐有整個幷州,擁兵十萬,真是令人不敢相信啊。”
想到了以前濮陽城的那個毛頭小子,陳宮有些唏噓。
聽到陳宮的話,陳旭先是一愣,而後才有些感嘆的說道:“不曾想,我上次與叔父相見,已經是七年以前的事情了。”
“這幾年來,我一直南征北戰,很少能夠有閒暇休息。今日才猛然想起,我已經離開東郡將近七年了。”
田豐聽到兩人的對話,這才知道,眼前這個儒士,就是自家主公經常提到的陳宮,陳公臺。
他聽到陳旭話語中蕭瑟的味道,就上前說道:“主公,公臺乃是兗州名士,才華橫溢。他今日前來投奔主公,當真是可喜可賀啊!”
陳宮雖然沒有明說,要投奔陳旭。但是他來到了幷州,就已經表明了態度。
這時,陳旭才想起,他只顧著與陳宮敘舊,居然忘了招攬他。
整理了一下衣冠,陳旭再次向陳宮行了一禮,說道:“自我取幷州以來,每日殫精竭慮,日夜操勞,不敢有絲毫懈怠。”
“奈何小侄出身不好,再加上幷州乃北方荒涼之所,也缺乏文士。所以直到現在,小侄帳下可用之人,仍舊寥寥無幾。”
“今日既然叔父前來幷州,小侄斗膽,懇請叔父留於此地,幫助小侄管理幷州。”
話畢,陳旭躬身作揖,不肯起身。
陳宮沉默半晌,忽然問道:“我若前來幷州,文昭將授予我何等官職?”
陳旭答道:“幷州官職,但憑叔父挑選。”
陳宮聞言,哈哈大笑。他扶起了陳旭,說道:“我新來投奔,寸功未立,又豈敢身居高位?”
陳旭有些著急的說到:“以叔父之才,幷州何等官職不能擔任?”
陳宮搖了搖頭,意味深長的說到:“文昭,你身為上位者,遇事當權衡得失,謹言慎行。”
“不僅如此,還要照顧到其他手下的情緒。”
“我若初來幷州,寸功未立而居高位,文昭必定會給人,留下一個任人唯親的印象。”
“此事文昭當謹記!”
陳旭心中一凜,恭謹的說道:“叔父教誨,旭心中已知。”
陳宮聞言,欣慰的笑了起來。
他看著一表人才的陳旭,過了一會兒,忽然向他作揖行禮,道:“宮,見過主公!”
驟然被陳宮喊成‘主公’,陳旭大喜過望,急忙扶住陳宮的手臂,說道:“叔父肯來助我,何愁大事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