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第2/4 頁)
變成胸懷天下的雄主,自然有著自己的考量。
歷史上的印象終究不是現實,他覺得自己有必要,撇棄前世記憶對自己的影響,儘自己的最大的努力,做一個梟雄應該做的事情。
假如這次前來投奔黃巾軍的人,並不是耳熟能詳歷史人物,而是一個被埋沒之人。那麼陳旭在讓他展露自身才華的同時,也有必要敲打他一番,讓他明白自己的身份。
如此行事,才能防患於未然,才能使得前來投奔的將領,不敢有絲毫二心。
可以說,陳旭此時的心思非常複雜。
194。第194章 陷陣營
陳旭剛剛還因為,那些打擂成功精壯男子們的問題操心,卻不想高順立刻就過來投奔黃巾軍。
依照高順的才能,將那一千多勇武過人的男子集合在一起,訓練成精銳的步兵,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如此一來,不但對讓這些勇武過人的男人們,找到好的歸宿。還能夠給黃巾軍,打造出一隻精銳的步卒。
黃巾軍現在已經有了一萬精銳騎兵,但是在中原戰場之上,騎兵的作用卻遠遠比不上步兵。所以黃巾軍完全有必要,建立一支強大的步卒。
以前的黃巾軍,雖然都是悍不畏死,但是他們憑藉的只是那種不怕死的精神。
真正面對大漢精銳部隊的時候,他們也只能以命換命,用自己的鮮血換來勝利。
而這些,卻並不是陳旭希望看到的。
若是高順能夠訓練出一支,像歷史上那樣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的陷陣營。這一支軍隊,完全能夠彌補,黃巾軍步卒戰鬥力不足的弊端。
所以陳旭對高順寄予厚望,讓他可以在所有的黃巾山寨之中,任意挑選兵員。
依照陳旭的想法,陷陣營計程車卒自然是越多越好。但是當高順將自己練兵的方法告訴他以後,陳旭才知道,為何歷史上陷陣營只有七百餘人了。
依照高順的想法,他所要訓練的這支隊伍,他們要成為全能計程車卒。
首先,這些人要盡皆身披重型鐵甲,而不是那種最簡單的牛皮戰甲,並且每人還要配上圓盾。
如此一來,哪怕遇到弓箭手萬箭齊發,士卒們結成方陣,依靠默契的配合,也能做到毫髮無損。
其次,這支隊伍若是遇到騎兵。面對騎兵強大的衝擊力,他們能夠擁有以步兵戰勝騎兵的能力才行。
所以,每個士卒都要配上長矛。
當騎兵向他們衝鋒的時候,他們就可以用圓盾築成一道鉄牆,並且把長矛對準騎兵,結成密密麻麻的長槍陣地。
這樣的話,騎兵只要敢衝上去,就會有死無生。
而後,當敵人近身以後,這支隊伍還能夠貼身作戰才行。那麼他們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應該配上一柄大刀。
作為一支全能型的隊伍,他們絕不能夠不會射箭。擁有過人的箭術,當敵人靠近他們的方陣之前,這些士卒就能夠率先用弓箭,進行遠端打擊。
配置了這樣裝備的軍隊,他們的負重絕對是無比可怕的。為了讓士卒們保持充沛的體力,在行軍的途中,必定要有馬匹代步才行。
這樣算來,高順所訓練出來計程車卒,他們每人的裝備,至少都要有一副重鎧、一杆大戟、一柄大刀、一匹戰馬、一張強弓,以及若干箭羽。
這樣裝備下來,每一個士卒身上裝備的價值,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裝備倒還不是最重要的,若是這支隊伍只有裝備,而不會使用的話,他們就完全就是個移動的活靶。
依照高順的意思,他所訓練出來的這些士卒,他們首先都要有著強健的體魄,而且至少都會馬戰、近戰,並且還要能夠有著不錯的箭術。
但是事實上,能夠達到以上要求計程車卒,他們至少都是黃巾軍中的一些小頭目。
如此苛刻的條件,高順想要組建的這支軍隊,數量絕對不可能太多。
當高順把自己練兵的方案告訴眾人以後,所有人都被雷的外焦裡嫩。包括田豐、程昱在內,沒有人認為,世上能夠出現這樣的一支軍隊。
然而,後世看過《斯巴達三百勇士》電影的陳旭,卻從高順的計劃之中,看到了他們的影子。
甚至於,高順所要建立的這支隊伍,比電影中的斯巴達三百勇士更誇張。
歷史上的斯巴達人,打仗的時候是不是隻穿內褲,不穿鎧甲,陳旭並不知道。但是電影中的那些斯巴達人,他們每人都只帶著一根長矛,一塊圓盾。
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