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3/4 頁)
梳下來。
“這是蕭大人這兩月的餉銀。”萬貫將一疊銀票給了我,微帶不好意思道:“是我新開錢莊的銀票,如果當家的不放心,我再去換大錢莊的。”
“好厲害,居然開錢莊了。不用換,就存你那裡,但利息不要忘了多加我一厘呀”我笑盈盈接過銀票一看,捏起一張舉起:“怎麼都是五十兩的,就不能開大點的銀票?”
萬貫微紅著臉,撓了撓頭:“錢莊剛開,還小得很。最大票也就五十兩,不敢開太大,否則一些小地就付不了。”
我將銀票用羅帕包好後,塞進衣襟裡:“下回開至少五百兩一張的,我不用就是了。等你生意做大了,我把一半的錢存你那裡。”
“還是當家的對我好,多謝了”萬貫開心地笑了。
我記得萬貫在揚州有胭脂鋪,專門賣這些的,於是叫萬貫幫忙採購,到時算錢給他。
萬貫笑著搖頭:“都值不了多少錢,就算開家胭脂店,也最多五六十兩,就當我孝敬了。”
“那怎麼行”我靈機一動,這裡的胭脂雖然有賣,但都是商隊隨便帶來的,不如就開加胭脂店:“那麼我就開家胭脂店,你每月幫我進一批胭脂,貨要齊要好。”
“行呀”萬貫雖然長得不帥,但臉白白胖胖,赫赫笑的時候,有種親近感:“我在汴京的胭脂鋪生意非常好,正打算伸到百花山莊這裡,沒想到被當家的搶先了。”
我嘿嘿笑著:“還是我做吧,胭脂才值多少錢,賺到的錢還不是交給我付房子租金。”
又將信看了一遍,我想了想,於是問萬貫:“這次行程怎麼走?”
萬貫答道:“原本打算先去揚州,然後直接回汴京。現在有生意做了,就一個月後回來,送來胭脂後停停腳,然後再回汴京。”
我聽是順路。到時寫封信,還有些新進的南海珍珠,到時一併帶給逸風。在京中是省不得的,但是逸風卻每月只花五十貫,其餘的都要麼叫萬貫、要麼過年時親自帶回給我。
在京中,他吝嗇卻還不算小氣,送土特產的習慣還是為太后祝壽時養成的。
那時所有人都非奇珍異寶不送,光一人多高的紅珊瑚就有四五架,珍珠更是用斛來量了。只有他,喊來了街上的馬戲孩子班,在壽堂上表演把戲雜耍。花費了三貫錢,卻把喜歡孩子的太后,逗得直叫好。
第一年也就混過去了,第二年大家又為祝壽花費時。逸風從一同讀書的皇子口中得知,太后是江南人,於是託我出商隊時帶去了江南的蓮藕、蓮蓬、野菜、果子之類。這些時鮮東西,運到京已經爛了大半,所以在北方是稀罕物,卻在南方值不了多少錢。他叫人挑出好的包裹好後送上,又把太后感動的說他貼心。
第三年大家想總沒什麼可弄得了吧,他居然還是送上了去年的相同的賀禮,並說了一番討巧的話,反正就是說太后長命千秋、年年此時都見家鄉物。
每年都能吃到,當然就需要活著,當然讓太后說好,反正太后的珍奇異寶不少,也不缺他一個。提倡節儉的萬歲心知肚明的笑,事後又大加讚賞。而其他大人鼻子給氣歪了,他們花了大把錢,得不了好,而逸風一些鄉野之物就能年年打發了祝壽。
逸風覺得此舉不錯,從此開始弄點東西送送人情,也得了些人緣。
胭脂水粉之類的畢竟只能哄哄女眷,如果有同僚壽辰什麼的,並不能象財大氣粗的太后那樣好打發。所以我有好貨色都儘量給逸風,讓他可以在官場上斡旋。
我小心的將逸風的信按皺褶處原樣摺好,塞入信封后插入衣襟裡,和萬貫告別後回自己的院子。
今天我心情真的是非常好,每次收到逸風的信,我都會高興三天。
這裡送封信不容易,又沒有專門的郵電局,也沒有快遞。朝廷的信差都是為官而不是為老百姓送信的,信都是託人帶去,就算邊疆守衛等吃糧餉,也是等信差送完朝廷的,回去時再託其他人順路帶回。所以有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說法。
“好巧呀,所以說今天我怎麼聽到喜鵲在枝頭叫喚著,沒想到又碰到當家的了”嬌滴滴拖著長音的特別男聲,就知道是誰了。
我駐足側身一看,只有嘆氣了不是冤家不聚頭,硯茗和御憐花各帶著四個姑娘出現在我面前。
御憐花還是一身書卷氣十足的藍袍,而硯茗今天總算沒有露肩沒露胸,也沒露大腿。因為他索性穿上了胳膊處是薄紗的紗裙,兩條比女人還白的蓮藕般玉臂,在寬大的紗袖中勾著人眼,恨不得撩起袖子來就啃上兩口。這該死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