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部分(第2/4 頁)
對方下一步所要採取的行動。
也就是說,透過這本日記裡的某些內容,能讓妮可編出更有說服力的謊言,然後壓倒性的去威脅艾達娜,或者牽制住她,讓她服從安排。
“翻開吧,裡面沒有什麼兒童不宜的內容。”洛伊德一副很誠懇的樣子提醒著,擠著誇張的微笑表情,眼睛還瞪的老大……
女神眉頭微微一皺,用這精緻的黑色日記本敲了一下洛伊德的頭……
然後她翻開了第一頁……
可是第一頁,就已經讓妮可感到驚訝了!
上面竟然是鉛筆勾勒出來的一副場景——
這是一個看似日本建築風格的街景。
畫中是一個嚴寒的冬天,每條街巷都鋪上了一層堅冰,因為行人的踐踏,冰層已經成了暗灰色,這個地方被鉛筆用陰影線條勾勒的極為明顯。
平房式的建築,它們樓窗玻璃上盤結著的細碎冰紋,嚴寒正恣肆地在那裡展現它的存在。
冰紋蜿蜒屈伸、縱橫盤旋;恣意化作瓣瓣花兒、把把扇兒、兩行雞爪般的印痕……
還有……
櫻花一樣的紋路……
濃黑的雲像一團團破絮,倒懸在城市的上空,冷風呼啦啦掃動著滿地的枯葉紙屑,更顯出景象格外的淒冷。
這一副畫中,還有著不算多的人物,但是其中一個最不起眼的小女孩,卻引起了妮可的注意!
在這張小紙頁上的畫,每一個人物,每一座建築,甚至是每一片雪花,都繪畫得尤為細緻!可見這本日記的主人在作畫時有多用心。
而即便是每件事物的筆墨都似乎很平均的情況下,妮可卻留意到了那個畫中小女孩。
這個畫中的小女孩,她扶著窗臺爬起來,窗欞上的破玻璃成為鋸齒形,像尖刀似的,窗外是花園,冬天的草皮地光禿禿的,特別顯得遼闊。
而這個小女孩十分嚮往的看著外面,卻沒描繪出她的眼神……
那種嚮往的神情,卻透過陰影的比對,以及街道上的行人面對方向,雪花飄落時的風向,讓人感覺到一種淒寒……
那是一個沒有具體面部刻畫的小女孩,但是卻又能給人感覺到她在黯然神傷,隱隱的在期盼著什麼,並且那窗臺上的一些冰珠,還讓人會有種錯覺——那是她的眼淚。
就那麼巴掌大的一幅鉛筆畫,居然能將一處街景靈動的放了進去,除了繪畫水平極其的高超之外,作畫者似乎對街道上每一個人的風格掌握,都爐火純青……
一個巧妙之處就在於,這畫上的街道一直延伸著,從一眼看上去很寬的路,逐漸的邊的狹窄,最後卻又看不到盡頭在哪裡,真能讓人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由於這畫是由鉛筆創作的,所以無盡的房屋都現出灰色,天空和街道也染上暗淡的色彩,落了葉的枯枝,飛揚的塵埃和廢紙,更增加了陰鬱的情調。冷風掠過長長的、窄窄的大街,彷彿帶來了哀思。
妮可也很清楚,日本的街道根本不會那麼髒亂,那裡可以說是幾乎一塵不染的,也就是說,這些場景,還體現了艾達娜的心境!
從心理學上來說,可以有很多種手法可以對這幅圖進行分析,妮可的腦海中也同時閃現出了許多對應的分析結論。
不過……
她並沒有過多的去給這幅作品定性,因為從這幅畫中,她看到了兩個重點,並且將這兩個重點聯絡到了一起之後,似乎有了奇妙的新發現!
小女孩所遙望的對應方向上,有一名身材曼妙的女人從那經過,那就只是一個背影,但是背影的腳下卻被刻意的描繪上了幾朵完整的櫻花……
“這個小女孩不一定就是艾達娜的小時候,但可以是她意象的投射。那個女人,應該就是引導她的那個人,在她心中原來是這樣的一個形象。”妮可認真的看著,不想放過每一個細節。
洛伊德滿意的點了點頭,看來科班出身,並且從美國留學回來的心理專家,還是蠻有水平的,單從一頁那麼小的紙張上,就能看出這些端倪。
“櫻花祭!?”妮可猛然一怔,發現這鉛筆畫的諸多暗喻,都在往這個方向引導著……(未完待續。)
第十二章 索命瘋人院 434。艾達娜的意圖
黑水瀰漫的昏暗區域中——
聽到了女神說出“櫻花祭”之後,洛伊德微微的點了點頭,又看了一下被困在對面的艾達娜……
“這個組織不是在日本的嗎?她們有什麼目的?”妮可驚奇的問道,她沒想到在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