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頁)
的徐靈胎估計特有共同語言),對如何興修水利有些見解;他還精通堪輿(就是現在說的風水),堪輿界有一本很有名的書叫《葬經翼》就是我們的繆希雍寫的;前面說了,他在釀酒方面還有點絕活兒,總之,這位繆希雍大俠是個多面手,總喜歡思考點問題,關心一下國計民生。
我發現過去的醫生都有這個問題,按照我們的想法,您把自個兒的病瞧好了,就算是為人民多作貢獻了,可這幫古代的醫生似乎總是覺得這樣還不夠,總是想在本職工作之外,再折騰點兒什麼事兒。
這不,我們的繆希雍沒事兒的時候就想了,這每年北方的糧食都不夠,都要從南方透過漕運運到北方,這船伕也要吃飯,等一路運到北方,這糧食可就消耗很多了(這是實際情況,每運一石糧食,需要消耗數石船伕的口糧),應該在北方也開墾水田,這樣就可以解決大問題了,南方百姓的負擔也不那麼重了,這豈不是大大有利於國家?
您瞧瞧,他都想到糧食部、交通部的工作領域去了,這就好比我在這裡看著病呢,突然就想到京廣鐵路那裡需要改進,這的確是精力太旺盛了。
他不但這麼想了,還查閱資料,認為這非常的合理,於是就寫了份報告,這份報告就交給了一個叫徐貞明的官員。
這位徐貞明是誰呢?原來,他是隆慶五年進士(和那位趙用賢是同學),中了進士後,擔任浙江山陰縣令,若干年後,他將成為倡導海河水利的代表人物,在中國水利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當時,繆希雍就把自己的看法和這位徐貞明聊了,徐貞明也特有責任感(其實這事兒皇上一點都不上心),認為這個想法合理。
恰巧,這位徐貞明同志工作努力,沒多久就被提拔到了北京任工科給事中,他到了北京以後,詳細地考察了北京周邊的地理狀況,他發現,北京周邊駐軍的軍糧這樣從南方運來,不但損失大,如果水路受阻,那麼軍糧供應就會中斷,這樣極其危險,應該在北京周邊效仿南方,開墾水田,興修水利,以保證糧食供給。
於是他就不斷地上書給上面,後來,皇上就命令他和一些大臣一起進行實地勘測和考察。
這個時候,他想起了繆希雍,於是就給繆希雍來了信,說這是個為老百姓做事的大好機會,希望你能過來幫我。 電子書 分享網站
3;繆希雍(17)
繆希雍接到信以後,心裡卻開始矛盾了。
為什麼呢?原來,繆希雍在這次回到家鄉後,發現自己的母親明顯的衰老了,自己整天在外面給人家看病,其實自己的母親也需要照顧啊。
於是,繆希雍就決定結束這長達十年的遊歷,守在母親身邊,照顧母親,不再遠離。
其實,人在青年的時期都是喜歡遠行的,但是一到了中年就會發現,你能夠和父母在一起相處的時光就只有那麼幾年。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繆希雍收到了徐貞明的邀請函。
怎麼辦呢?繆希雍很猶豫,自己有心去做這件利國利民的事情,可是,自己的母親身體衰老了,也需要照顧啊。
就在這時,繆希雍的老母親周氏看出了繆希雍的心思,一天,她把繆希雍叫到了面前。
她對繆希雍說:“兒子啊,你還記得你小時候,和遊俠少年混在一起,為娘曾經教訓過你什麼嗎?”
繆希雍回答:“記得啊,孩兒一輩子都記得,娘告訴我,要像父親那樣,一心為百姓做事。”
周氏:“是啊,現在在北京開墾田地,這是功在千秋的事情啊,有多少老百姓將會受益,你一定要去啊,為孃的身體不要緊,但是,如果你喪失了這次機會,卻是為娘一輩子都會內疚的事啊。”
繆希雍:“這……”
周氏:“不要再猶豫了,為娘命你,即刻啟程!”
周氏老太太早年就失去父母,成為孤兒,但是,她卻深明大義,就是在這麼大歲數上,還不忘記教育自己的孩子,有這樣的母親,實在是繆希雍的幸運啊。
就這樣,繆希雍在母親的叮囑下,出發去了京城。
在離開前,他不放心自己的母親一人生活,就把母親託付給了自己的好朋友康孟修,就是前面我們提到繆希雍和王肯堂一起給治病的那位。
康孟修此時已經是繆希雍的知心好友了,他對繆希雍保證:“繆兄,你的母親住在我這裡,我對自己的母親有多孝順,就一定對繆兄的母親多孝順,我只把她當作自己的母親,請你放心吧!”
後來,他果然兌現了自己對朋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