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4/4 頁)
了下來,風雨湖,很快就進入一種朦朧的幻境。
藝術學院旁邊的那排小樹林又長高了,像極了一排排帥氣的軍營小夥子。被雨水洗亮的綠意,該是他們青春的宣言吧。琴聲伴著蛙聲,路燈掩映著暮色,我在詩情畫意中穿行。
走到正在建設中的齊魯大樓,一扇牆禮貌地擋住了我。於是折回來,行至如長虹臥波的玉虹橋上。這是前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和國家副主席曾慶紅站立過和發表過精彩演說的地方。在玉虹橋最高的位置,我獨自憑欄,喝口水,鋪開了手中的報紙。路燈就在我的頭頂,它的光芒足以趕走我眼前的黑暗。
《南方週末》確實是一份很好的報紙,選題策劃做得非常不錯。這一期的頭版,就是關於畢業生就業的深度報道。標題是:《畢業了,我們的工作在哪裡》,標題上的圖片,拍的是一個上海招聘會的現場,人山人海,神態各異,很有視覺衝擊力。文章開頭寫的是一個在鞋廠看倉庫的本科大學生,工資每月800元,比民工的平均工資還低300元。還有一個漂亮的女大學生,找工失意,沒錢吃飯,在“十元店”裡埋頭喝免費湯。看了真令人感到心酸。大學生求職難,大學生收入不如民工,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這無疑是大學生的悲哀,也是中國高等教育的悲哀。我們的高等教育,是嚴重脫離現實的教育,我們的專業設定,我們的教育模式,都是明顯有問題的。我們的大學生,四年究竟學了多少有用的東西?那些考前背一背,考後全忘記的東西,即便記得,又有多大的實用價值?再者,中國目前過分重視所謂的精英教育而輕職業教育,致使幾千上萬元一月的鉗工很少有人能夠勝任,1000塊錢左右月薪的普通工作,卻使大學生擠破腦袋。作為一個高效教育工作者,我為我們的學生感到痛心。我希望中國高等教育的結構和人才培養模式,能儘快做出大幅度的變革,也希望我們的大學生朋友,在大學裡面不要光為考試而學習,要多想想自己的未來,有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