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意,比如說味覺退化、體型走樣、臉色異常等,這些都是經常吃剩飯的人的基本特徵。
七、有一種毒物叫街邊小吃
在中國,有人的地方基本上就有小吃的存在。小吃的起源本是農耕社會巧婦在農忙或收成時為家人準備的可口豐盛的食物,還會將做好的小吃作為禮物分一些給親友、鄰里,共享美食。這種小吃的烹飪水準往往代表了這家主婦的手藝和全家的臉面,因此質量自然是精益求精,日積月累也就流傳在各地了。也因此有了一大批既美味又令人放心的小吃精品。
小吃本是美味、情誼和誠信的符號,然而,當這些美味的小吃走出家庭,進入廣闊的市場,成為一種商品時,便褪去了情誼的外衣,而成了商家賺錢的工具。雖然它們也許依然美味,甚至看起來更加誘人,但是,在美味的背後,卻可能隱藏了許多危害健康的因素。
舉個烤紅薯的例子,很多小販也許不知道用廢油漆桶來烤紅薯對身體不好,煤球也不適合用來做燃料。但是他們連一份辦營業執照的成本都沒有,所以他們採用最低的成本來謀生也應該是容易理解的。烤紅薯最好用木炭作燃料,但是使用木炭的成本要比煤球貴好幾倍,他們自然便會想到用煤球。這也許與良心無關,只是很單純的從商業利益考慮。這些小販也可能沒有意識到他們的這些舉動會對別人和自己的健康造成影響。
§虹§橋§書§吧§BOOK。
第7節:第二章、一不小心,成了〃垃圾桶〃(4)
出於對最大利潤的追求,許多商販為了降低成本千方百計地尋找最廉價的食物原材料,而這些廉價的食材,往往都是劣質的,對健康有害的。例如八成以上的街邊小吃使用的油都是有問題的油,很多商販為了降低成本使用地溝油或迴圈使用高溫處理的油,這些劣質的油對食客的健康傷害是非常大的。地溝油含黃麴黴毒素、苯、砷和鉛等數不清的有害物質;其中,黃麴黴毒素是頭號肝臟殺手,可以導致肝癌。像麻辣燙、油條、油餅、煎餅果子等小吃都是普遍使用地溝油的,這些東西應少碰為妙。雖然還沒有見到有人因為吃這些小吃而急性中毒的報道,但是也正因為這樣,那些不法的商販才膽大妄為,因為他們知道,這些東西一時半會也吃不死人,至於以後會出什麼問題,也找不到他們頭上。當他們心安理得地數著鈔票的時候,卻在損害著別人的健康。
八、有一種慢性自殺叫下館子
城市家庭的廚房幾乎快要成為一種擺設,一日三餐,很多人有兩餐不在家裡吃,即使在家裡吃也是胡亂地吃。也許是生活和工作節奏變得越來越快,人們花在做飯上的時間被擠得越來越少,很多人已經把自己的吃飯問題交給了快餐店、單位食堂、飯店等負責,不光為了圖個方便省心,而且還能隨時吃上不同風味的食物,條件差點的人在街邊找個快餐店,三五元便能對付一餐,條件好點的人則根據自己的喜好,或去中餐館或去西餐廳,或獨自一人或三三五五湊在一起,倒是也有自己的一番樂趣;有些人則出於各種應酬,穿行於各式的吃飯場所;有些人逢年過節或者是一些特別的日子,總要特意請家人或同事選個地方聚在一起吃吃飯,聊聊天以聯絡感情,人們對這些各式的飯店的依賴程度也越來越大。
不可否認,各式的餐廳飯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也為人們提供了一個非常不錯的人際交往空間。然而,對於個人健康而言,把胃交給別人負責,卻是一個非常冒險的行為。人們選擇在外就餐的同時等於將影響我們健康的重要領地交給了別人,而且是一個陌生人。到飯店吃飯,有許多環節我們都無法掌控,無論是食物材料的選擇還是烹飪過程我們都無從介入,無法評估。我們不知道端上來的香脆的松子魚是否由新鮮活魚炮製而成,無法確認美味的紅燒肘子是否新增了一些有損健康的調味料,也無法知道青菜是否洗得乾淨。在一盤菜端到我們餐桌時,還有太多我們無法控制的環節可能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傷害。在媒體上、在網路上,時不時有一些黑幕被爆出來,讓我們觸目驚心,一會兒是麻辣火鍋的口水油,一會兒是放了罌粟的貴州〃酸菜魚〃,一會又是放了敵敵畏的四川泡菜,各種黑幕不斷地被揭露出來,而還是有太多環節可能會出現問題,從免費茶到筷子、餐具、剔牙的牙籤,到處有可能暗藏殺機,我們無法確定免費茶是否為劣質的茶葉沖泡的,每次開飯前,好心的服務員總會為我們準備好一壺熱水還有廢液杯,讓我們可以燙燙碗筷茶杯之類的,好像是為了讓我們更放心,然而,每每這時,我們都會心裡在打鼓,到底這餐具有沒有被消毒?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