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第2/4 頁)
魔海中靈機一動,倒是封存了不少最精純的魔氣。父親莫昆的筆記中有一種叫“魔元雷珠”的秘術,當年結丹未久曾經勉力煉成兩顆,威力果然很大,飛來峰上一場爆炸,連帶自己也險些送命。
這些魔氣極為凝厚純粹,絲毫不下於元嬰期魔修苦練數百年的護身法力,正是煉製魔元雷珠的上佳材料。莫天問沒修習過魔道功法,煉製的成功率極低,花了兩個月時間,僅煉出十餘顆。以他如今的修為和造詣,自然遠勝結丹之時,因此雷珠數量雖然不多,但絕對是鬥法對敵的大殺器。他估計,如果元嬰修士正面硬扛,元嬰不好說,肉身必然崩潰無疑。
剩餘的魔氣準備留給徐武。謹慎處理煉化後,用於修煉或是自制雷珠都可以,應該對老大哥有極大幫助。對於那神秘的小島之主,莫天問的直覺很不好。以後再去魔海,把魔氣當材料來用的念頭最好別打。多半有去無回!
莫天問苦思無解,最後一咬牙,乾脆把魔魂當魔氣來用。肯定是暴殄天物,總好過乾瞪眼。諸多手段齊上,直接將魔魂的神智攪成一堆漿糊,均分成數十等份。煉製成功率自然更加慘不忍睹,最後就搞出三顆。
還別說,魔魂特製的雷珠靈壓更為強悍逼人,連個頭都比普通的雷珠大了一倍。有這些超級的大殺器在手,莫天問頓覺獨闖秘海的底氣壯了不少。
在小島唯一開啟的秘洞中得到的東西,則令莫天問大大的喜出望外了一番。
他最為看重的就是那兩枚玉簡。其中居然是秘海內外的海圖!海域外三、內四七大島嶼分作兩枚玉簡記錄,可見其詳細程度。
美中不足的,外三島詳盡到每一個化形期妖獸的巢穴所在,內四島則多是普通的地理標識,具體的勢力分佈則簡略得多。看來這神秘的島主對秘海深處的情形也知之不多。儘管如此,這對莫天問來說已經是極其重大的收穫。
獸皮書冊似乎是島主的筆記。只能用“似乎”來形容。因為書冊上的文字晦澀艱深,全然不同於莫天問已知的任何一種文字,其中都記錄著什麼,自是全然不知。對此,莫天問有所猜測。這島主可能是極高階的化形妖獸,使用的則是秘海妖獸的文字。
據天龍的描述,秘海之內修真水平很高,連城鎮坊市都有,自成文字也不稀奇。但天龍從未書寫或提及,因此目前還僅僅只能停留在猜測階段。
搞定上述問題,五個多月已經過去。莫天問並無就此出關的意思。得自島上秘洞的東西還有一隻玉匣,玉匣之中只有一件東西——
玉符。
面前案上並列擺放了兩塊玉符。一塊是匣中之物,一塊則是常帶身邊的儲靈玉符。火屬性原始版的一塊。
若是尋常修士來看,自是一頭霧水。莫天問精研玉符近三百年,一眼可見其中的異同。
兩塊玉符形狀大小全然相同。方方正正,長寬都是三寸三,厚度也相同,都是九分。符面之上線條花紋交錯,看上去玄奧無比。符文線條雖顯著有別,其悠久的歲月氣息卻是一樣,應是差不多同時代的產物。
兩塊玉符的質地和紋路則大不相同。
儲靈玉符之謎,這麼多年下來已經解開大半。各種線條與花紋,以及彼此之間不同的組合,莫天問已瞭然於心。因此兩塊玉符上的紋路差別和異同點,不難找到。分析從一開始就有不少頭緒。
他時而注目,時而以神識鎖定作細微檢視,足有數個時辰。若有所悟後,為了進一步應證猜測,從儲物腰帶中掏出一隻青色的玉簡來。
第213章 四象與蛟龜
將神識沉入玉簡,足有一盞茶的光景,緊皺的眉頭漸漸舒展開來。莫天問閉目良久,再次將玉符從案上拿起。
玉簡中燒錄的是聚靈玉符的形貌細節,以及張中玉多年的研究心得。
相交百年,莫天問和張中玉脾氣相投,彼此切磋之下,各自都有不小的收穫。張中玉的丹道造詣達到了六品,圍繞化神的丹方和相關的知識,從莫天問處學到不少。相應的,莫天問的符道水準也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例如聚靈獸符的煉製技藝,雖說還未製作過化形級的,但主要的癥結在於試煉。如果有足夠的化形級獸魂當材料,莫天問深信,最高階的獸符也並非不能煉成。
在決定移居海上之後,莫天問曾和張中玉進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前者贈送自煉的化神用藥若干,並邀請老頭擔任丹陽門大長老。後者得了好處,正好可以進一步的研究丹道學問,自是欣然答應。原版的玉符是老頭的命根子,於是將多年的研究心得系統整理,燒錄了這麼一個玉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