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第1/4 頁)
這大概算是一種權宜的發明創造。既不屬於大陸本體,但也不是新的介面。其中的法門何在,則已無人知曉。
依託大本營的存在,沒有了全軍覆沒的後顧之憂,雙方數百萬年的積怨,早就殺紅了眼,自然是更加激烈,不死不休。
終究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當時道派勢力的核心是“四聖宗”,其總部就是三人所在的四象峰。四聖宗高層聯合附屬勢力中神通最大的一些修士,設計成了一個規模宏大、亙古未見的大圈套。先是引誘天魔境最高階的修士群毆,使這群魔焰滔天的魔修落入圈套中。隨後全軍出動,不知以何種手段,竟將整個天魔境一併搬到這宏大無比的埋伏圈內。
這個亙古未有的圈套其實是一座封鎖隔絕的超大法陣——九天十地七星禁斷陣!此陣有多大呢?據說如今整個的東海海域就在這座陣法之上!
天靈境計謀一舉得逞,其代價更是驚天動地。法陣發動,數千萬裡的東部大陸整體陸沉海底!南北兩端的海水立刻灌注。北部海域相對小得多,幾乎立刻就被抽乾了。面積銳減到不足原來的百分之一。
簡直無法想象,數千萬裡大的一塊陸地沉沒,兩大海域海水倒灌,其場面是何等壯觀!當即引發的地殼運動和天地元氣變化,又是何等的劇烈?!
諾大陸地沒有了,代之以如今的汪洋大海。天魔境覆滅,整個大陸以東魔修蕩然無存。
如今東海中的無數島嶼,有的是當年的高山,還有的則是地殼運動演變的產物。而如今的七星海七大島則是例外。
當年的四聖宗幾乎統治了整個七星半島。發動滅魔一役的禁斷大陣正是由四聖宗的護山大陣改建、擴大而成。呈七星排列的這七座島嶼,正是當年四聖宗大陣的七個陣眼。借大陣之力,七個陣眼躍出海平面,從此屹立不倒,等於鎮壓天魔境的七座大山。
主陣眼何在?不用說也知道了。就是三人所在的四象峰。
天靈境一系勢力的計劃極其周詳。事先便預料到禁斷大陣發動的後果,將大批核心修士全數從陸地遷往天靈境中。也包括四聖宗修士在內。邊緣的修士沒有帶走,這一部分人中劫後餘生的,就成為東海最早的一批原住民。
為防變故,作長久鎮壓的打算。四聖宗撤離之前,留下了一些鎮山靈獸。其中便有一頭天龍和一頭麒麟。不是最強的,但這兩頭靈獸都身具頂級血脈,修為據說達到了返虛期。這些靈獸也就是東海海域妖獸界的老祖宗。
禁斷大陣中的隱秘,只傳給了天龍和麒麟兩支。一同傳承下來的,是四象峰的完整遺址,其中資源頗多,算是留給兩族後裔的修煉遺產。
天靈境的計劃雖然周詳,畢竟搞出的是亙古未有的大事件。最終的後果還是不免出現意外,那就是天靈境本身。
一場空前絕後的改天換地運動,其威力超乎想象。原本天靈境是剝離一大塊陸地,再以無數法陣守護的單獨空間,距離大陸本體並不遙遠。修士們還想著,等上無數年月,大陸元氣回覆,再逐步搬回來繼續修煉。沒想到這場天地運動威力奇大,整個天靈境被推移到了空間深處,幾乎斷絕了和大陸本體的聯絡!
第248章 精血之謎
還好。天靈境當時的高階修士神通廣大,更不乏造詣奇高的陣道宗師。趁著天地元氣仍在持續變化,尚未趨於穩定的空隙,開闢成了若干條空間通道,確保大陸和天靈境間的聯絡。其中一條通道的出入口就在七星海。
說起來,“空間”這東西太過神秘玄奧。當是修仙界倖存的天靈境一脈雖然實力超強,但對空間方面的研究不過是略窺堂奧而已。這並不奇怪,空間牽涉到的“介面”、“宇宙”一類課題,本身就是修仙者畢生追求的通路,如果隨隨便便就能研究透徹,又何來“飛昇”一說?什麼介面,什麼所在,大家想來就來,想走就走。修仙界將更加混亂不堪了。
因為所知有限,天靈境苦心開闢的聯絡通道,才過了幾萬年的時間就出現不穩。情況越來越糟糕,天靈境方面也是束手無策。這些通道損壞的損壞,崩塌的崩塌。別的通道如今什麼情形不清楚,但聯絡七星海這一處如今已是若有若無。
海域形成的早期幾萬年,七星海與天靈境間的聯絡勉強還能維持。當時的情況非常尷尬。海域妖獸界很快的繁榮起來,但修煉環境除了四象峰之類的極特殊所在,根本不能與天靈境相比。不明真相的低階晚輩就不說了。四聖宗留下的靈獸們個個都是老妖,一看可能回不去,留下來多半隻能混吃等死,頓時就不幹了。
——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