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第1/4 頁)
最為有趣的是茶舍的佈局。這茶舍建於崖頂的僅是門臉而已。客人入內,則向下透過山腹曲折的巷道,到達一間間天然的洞穴之中。每個洞穴自然獨立,同樣由堅硬的巨木搭建有伸出洞外的露臺。面朝大海,烹茶清談,令人心曠神怡。
據高楓介紹,這茶舍的主人還是一位隱居島上的元嬰期高人。茶舍中的侍女、僕役全都是其門人子弟。並不是說這位高人摳門得緊,專門剝削徒子徒孫。而是其人頗看重“入世修行”,所有弟子正好籍此修煉,於待人接物中感悟世事人情。
若是放在平常,莫天問肅然起敬之餘,說不定還會想方設法拜見請益。此時心思沉重,卻是無心他顧。彼此隨意自我介紹一番,很快就問起了島內外情形。高楓健談,更不會胡亂問人隱私。問答了個把時辰,莫天問稍稍有了些頭緒。
至木島往北數十萬裡,還有一座面積差不多的島嶼“落葉島”。望海城的古傳送陣,正好分別到達二島。所以這二島功能一樣。氣候方面差別卻極大。至木島四季溫暖如春,落葉島似乎永遠處於深秋與冬季。由於功法屬性的關係,反而是選擇落葉島居住的修士更集中,整體水準也更高一些。
至木島往東數十萬裡,多數有靈脈的島嶼仍有修士居住,這類島嶼據不完全統計尚有近千處。大則數千裡,小的僅有數里方圓。繼續再往東?肯定也有人隱修,但少得可憐。深入萬靈海,對一般修士來說,那不是修煉,那是玩命!元嬰殞落已經不是新聞,這類事件年年都有。
限於地理環境,也有鑑於大海之上人類勢力遠不及妖獸,因此海派修仙者之間一萬年都不見得爆發一次大戰。當然海上靈山靈脈資源極其有限,山頭林立,小打小鬧之事則天天發生。如此一來就衍生出一種後果,海外修士整體實力並不比大陸遜色,天天都要為守住地盤傷腦筋,也就沒有精力打大陸的主意,海派、陸派算是相安無事。
高楓看莫天問聽得認真,還抖了點海派隱秘。
據說海派之間表面無大事,傳統上卻分為兩大派系:近海派與遠海派。近海派是近數十萬年從大陸遷居而來的修士後裔。遠海派則傳承自遠古海上修仙界。數十萬內激戰無數,遠海派數量太少,節節敗退元氣大傷。
如今日月海基本都控制在近海派手中,而萬靈海至少還有一半由遠海派掌握。大戰打不起來了,小仗還時常有,大多就是這二派之爭。遠海派雖然打不過,但從來嘴硬,自恃血統高貴,號稱“海神後裔”。
高楓是父輩才遷居海上,當然是近海派。提起“海神後裔”,是一臉的不以為然。
“如此說來,在下要是在海上闖蕩,也只能算近海派吧?”莫天問不免一問。這個問題很重要,不搞清楚,隨時都存在“不知道怎麼死”的可能。
“不錯。莫兄自然算是近海一系。”高楓回答非常乾脆,還不忘補充一句,“否則,在下如是在外海遇到陌生修士,絕不敢冒然搭理的。”
莫天問一皺眉,“那如何區分呢?”都是人類修士,不是妖獸。比如兩個陌生修士遭遇,總不能自報家門說“在下遠海派某某,請問閣下是不是近海派”吧。
“嘿嘿,沒法區分。”高楓狡黠一笑,“一方面自己小心,另外嘛,拳頭夠硬就行。”
這話說得直接,也讓莫天問感覺頭疼。
接下來暫時想不出具體問題,莫天問深明“凡事都須回報”的道理,隨即說道,“聽君一席話,在下收穫不小。看道友似乎年僅百餘歲,修為進境如此之快,應該不是普通的海派散修才是。在下怕是未必能幫上什麼忙呢。”
高楓自然明瞭對方語意。本就有心求教,嘆了口氣,先把自己來歷說了一番。
高楓父母早亡,僥倖築基後機緣巧合,被一位元嬰散修看中收為弟子。有高人庇護指點,修煉自是快了不少,百歲左右順利結丹。之後不久,師父突然殞落,原因至今不明。在海外,莫測之地、莫測之事很多,哪一年都不乏元嬰殞落。根本無從查起。
高楓繼承了一座中等靈氣的小島和少量遺產,如今的情況屬於吃老本。結丹期修煉所需不是小數,所以修煉時斷時續,過個兩三年就得呼朋喚友,到萬靈海上拼搏一番。他運氣還算不錯,幾十年有驚無險就這麼過來了。
高楓算是久經風雨,看人的眼光還有幾分。一來對莫天問有些好感,二來有求於對方,最重要的,別人是大修士的親近子弟,自己這點身家根本就看不上。故而選擇直言相告。
這招對莫天問很管用。他有求於對方,一向都對散修持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