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部分(第3/4 頁)
令燕國舉國服喪。全軍染墨。並且還專門作了一篇祭文。以表彰荊柯的壯舉志節。
而就在太子丹在易水邊忙著為荊柯舉行大祭的時候。突然接到燕王喜的命令。詔太孑丹進宮。有重要的事情要和太子丹商議。
太孑丹接令之後。以為燕王喜真的是有大事要和自已商議。因此也不敢怠慢。將祭臺的事情交給鞠武、高漸離、田慶等人。自己只乘坐一乘單車返回薊京。因為沿途都是燕國的地方。不會有什麼危險。
太孑丹的車馬剛剛走到城門前。只見從城門中衝出了一隊燕軍。第一時間更新各執戟戈。將太子丹的馬車團團圍住。太孑丹怔了一怔。厲聲道:“我仍是燕國太子姬丹。你們這是做什麼。”
這時迎面駛來一輛馬車。車上站著一名頂盔貫甲的武將。太孑丹認識。此人是燕國大司騎劫之子騎義。騎劫是燕國世族之一。也是反對燕國變法的世族首領之一。他的兒子帶領軍隊包圍自己。自然不會是好事。因此太子丹也不甴大驚。厲聲道:“騎義。你要謀反嗎。”
騎義冷笑了一聲。道:“太子。末將並非謀反。仍是奉大王之令。”說看。他開啟手裡的竹簡。道:“大王有令:太子丹密謀作亂。更多更快章節請到。著即斬立決。”
太孑丹怔了一怔。幾乎就是本能大聲道:“我不信。”
騎義哼了一聲。將手中的竹簡扔給了太孑丹。道:“你自己去看吧。”
太子丹接過來一看。只見竹簡上果然蓋著燕王喜的印章。禁不住頭腦裡“嗡” 的一聲。雙眼一黑。頓時不醒人事。
原來燕王喜下令。讓太孑丹主持守衛薊京、抵抗秦軍。並宣佈戰爭結束之後。燕國就舉行變法。立刻引起了燕國宗室世族的緊張。
因為在這個時代。各國變法的形式內容雖然各有不同。更多更快章節請到。但大體的原則無非也就是加強中央集權。獎勵耕戰。量材錄用。給有真材實學之士提供向上的機會。打破宗室世族對上層隴斷等等幾項。而變法首先受到損失的。自然就是依靠世襲制度上位的宗室世族。也就是舊制度下的即得利益者。因此在各國反對變法最強烈的。往往也都是宗室世族。
由上卿弘高。大司馬騎劫、遼陽君公子元為首的燕國宗室世族也不例外。就在燕王喜下令之後。太子丹在為抵抗秦軍忙碌的時候。他們也聚在一起商議對策。由其是太子丹下令。實行獎勵軍功制度。在宗室世族看來。這不是激勵燕**民計程車氣。而是要奪自已的權力。也就是燕國變法的前奏。
於是燕國宗室世族也立刻展開了行動。他們當然不會明目張膽的反對變法。而是將矛盾指向了太子丹。因為主張燕國變法的正是太子丹。因此只要是除掉了太子丹。燕國也就不會進行變法。也就可以保住自己的權利。至於秦軍的危脅。畢竟還不是眼前。等先把太子丹除去再說。
三天之後。太子丹出城辦理祭奠荊柯的事情。弘高、騎劫、公子元三人聯袂來見燕王喜。並且帶來了五百餘名燕國宗室世族的聯名上書。雲:“戰國之世。以手持利刃而刺秦王於咸陽者。唯燕也。秦所以尤擊燕急者。以太子丹主謀刺秦之故也。太子丹以刺秦之仇獲罪於秦。又累及燕國。何以對燕歷代之先君哉。今王若誠殺丹以獻秦王。秦王必解兵。而燕國社稷幸得血食焉。”
燕王喜看完了眾宗室世族的聯名上書。一句話未及說出。便跌倒在案邊昏了過去。弘高、騎劫、公子元見燕王喜昏倒。立刻下令。將燕王喜送回宮中去休養。又命公子元率軍守住王宮。控制燕王喜。騎劫調軍守住薊京四門。弘高以燕王喜的名議。並盜用燕王喜的印章。招太子丹回薊京。並下詔誅殺太子丹。
見太子丹在車上昏倒。騎義不由分說。立刻下令。命士兵動手。抓住太孑丹。砍下人頭。回城去交令。
看到了太孑丹的人頭。弘高、騎劫、公子元三人也都大為安心。只要太子丹一死。燕國也就不會再變了。因此三人帶著太子丹來見燕王喜。
見兒子慘死。燕王喜也不禁老淚縱橫。不過他也明白。事己至此。無力挽回。因為這一次弘高、騎劫、公子元三人己經集合了所有的宗室世族。他們既然敢殺太子丹。如果自己不順著他們來。也就同樣敢對付自已。於是燕王喜也只得正式下詔。確認太子丹確實是密謀作亂。因此自己才著令即斬立決。將國政交給弘高、騎劫、公子元三人處理。同時又命人帶著太子丹的人頭到秦軍大營救和。 “高原拒絕出兵去救援燕國。”
“回尊主公。這是水心月大人從代郡發回來的訊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