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部分(第3/4 頁)
立刻道:“單于,各位族長,現在的戰況大家都看到了,這一支進攻軍隊已經成了強弩之末,不能再打下去,因此請單于和各位族長馬上再抽調出五千軍隊,再向代軍的防線發動進攻。”
聽了輔公衍的話之後,冒頓沉呤不語,而其他各部落首領們也都面面相覷,神色頗有些猶疑不定,儘管在出戰之前,眾人也有損失重大的思想準備,但這隻限於眾部落湊齊的一萬軍隊,現在讓他們再增加軍隊,當然都有一些不甘心。但現在戰場的局勢眾人都看見了,確實是大有攻破代軍防線的可能,因此眾部落首領們都有一些猶豫不決。
見從人難以下定決心,輔公衍的心裡暗罵他們目光短淺,但也只好耐心的勸道:“各位剛才都看見了,我們只差一點就攻破了代軍的防線,可見現在代軍的防守己是汲汲可危,因此只要是我們再派出一支生力軍,向代軍發動最後一次進攻,一定可以攻破代軍的防線,那麼白靈族的一切就屬於各位所有了。但如果現在各位不願再多派出軍隊,受不了增加傷亡,也就無法攻破代軍的防線,而現在陣亡的那些匈奴勇士也就白死了,何去何從,請各位好好想一想吧。”
眾部落首領們互相看了看,這時冒頓道:“輔公先生說得很對,我們己經戰死了那麼多的戰士,他們絕對不能白死,而且現在代軍己經快堅持不住了,因此我們必須要堅持下去,再抽調軍隊,向代軍再發動一次進攻,就可以取得勝利,這一次我可以出二千五百人,你們誰願意再出軍隊。”
見冒頓首先表態了,其他的部落首領也都不得不做出決定來。結果所有的首領都願意再插出軍隊,發動最後一次進攻。因為所有的部落首領確實都認為代軍的防守己經到了極限,只要匈奴軍隊再有一次進攻,很有可能就取得最後的勝利,因此如果這個時候自已不願意再出兵參於進攻,那麼在取勝之後,分配戰利品的時候,當然是不可能得到理想的分配。
於是最終居然湊出了六千多軍隊,滿帶著眾人的希望,向代軍的陣地發動了又一次進攻。
'本書首發來自17k,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見匈奴軍隊逐漸分開,高原也立刻下令,招集在陣地外收集箭矢計程車兵都趕緊回來,同時陣地中的弓箭手仍然繼續射箭,給進攻的匈奴軍隊施加壓力,延緩他們的進攻。
收集箭矢的代兵跑得都不遠,全部都在戰壕以內活動,當然匈奴士兵絕大部份都是陣亡在戰壕以內,因此儘管只有不到十分鐘的時間,代兵們就收集到了五六百個箭壺,箭矢超過了一萬支。聽到了回去的號令之後,代兵們立刻轉回,不一會就全部躲進了陣地裡。
而這時在代軍的陣地中各種箭矢、石塊、弩槍就如雨點一般,向進攻中的匈奴軍隊打去,在進攻的途中,就有大量的匈奴士兵倒下。
不過雖然冒著代軍的打擊,匈奴軍隊的勢頭到並沒有減弱多少,不多時就己經衝到戰壕附近,不過匈奴的騎兵並沒有像上一批進攻的軍隊那樣,躍過戰壕,向代軍的防線硬攻,而是在戰壕邊停住,丟擲繩索,打算套住代軍防線前的拒馬車輛,然後拉開,而下馬作戰的匈奴士兵則從搭好的木柵上衝過戰壕,殺到防線附近,去搬動拒馬車輛。
剛才匈奴軍隊就是用這樣的辦法清除戰壕裡的拒馬,從而突破了戰壕,而現在匈奴軍隊顯然是打算故技重演,用同樣的辦法來開啟代軍的防線。
可惜這一次代軍可不會再手下留情了,弓箭手的數量増加了一倍有餘,箭矢的打擊力量比先前增強了一倍都不止,而且現在匈奴軍隊距離代軍的防線更近,因此殺傷力自然也成倍的增長,不少匈奴士兵還沒有丟擲繩索,就中箭落了。
雖然說還是有一些匈奴士兵丟擲繩索,套住了拒馬,但營地防禦的拒馬安置得十分牢固,可不是幾個騎兵就能夠拉動得了的,而且在防線的後面還有代軍計程車兵駐守,自然不會任由匈奴士兵套住拒馬拉開,立刻輪動刀劍,砍割繩索,結果有不少匈奴士兵正在用力拉著繩索,但繩索一斷,頓時失力過猛,跌落下馬背來。
而下馬作戰的匈奴士兵舉著盾牌,冒著代軍的打擊,靠近了代軍的陣地,但守衛防線的代軍士兵立刻使用長槍,從防線後猛刺匈奴士兵。這些代軍士兵其實都是重甲騎兵下馬作戰,重甲騎兵使用的長槍長達二丈五尺,就是守在拒馬或是車輛的後面,也可以毫不費力的刺中靠近防線的匈奴士兵,而重甲則可以保護他們不受傷害。結果衝到防線近前的匈奴士兵要麼是被弓箭射死,要麼是被長槍刺穿,根本就沒有辦法推動拒馬。
不過也有一些匈奴士兵在陣中向代軍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