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3/4 頁)
助其他人,一來是高原根本沒有時間看著對手死去,二來高原對自己揮出的這一刀心裡有數,知道這一刀削出以後,就是**不離十,也用不著再看。而且在擊殺了一名對手,趁著另一人還沒有纏上來,正是擺脫他們的好機會,剛才計算有誤的高原,這時自然不能再錯過機會了。
其實從高原被纏去,到擊敗擺脫兩人所用的時間並不長,前後連一分鐘都沒有,但這時在另一個戰場上,卻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保護田克臧的防禦圈己被完全打亂,淳于博和仲玄孑仍然分別被兩人纏住,不過儘管兩人這時都是左支右拙,險像環生,但暫時還能自保,並無生命危險。
但這時田克臧身邊,只剩下張良和三四名士兵保護,而就在高原一看的時間,又有兩名士兵被人砍倒,最後兩名士兵揮動長槍,刺向對方,但誰都知道,這兩名士兵是無法抵擋住對手的,儘管這時張良則舉劍平端,擋在田克臧的身前,但兩人俱是臉色蒼白,驚恐萬狀。
而在另一邊,淳于鍾秀雖然拼命纏住另一人,但兩人的實力相差太遠,這時淳于鍾秀己是披頭散髮,腳下踉蹌不定,而這時對手揮出一劍,猛擊在淳于鍾秀的劍上,淳于鍾秀手中的長劍脫手,整個人也被震得連退數步,仍然站立不穩,仰面摔倒在地上,而她的對手卻毫不留情,揮劍趕上,一劍向淳于鍾秀疾刺而去,這時淳于鍾秀己全無抵抗之力,只能束手等死。
可以說這兩處都己經剄了生死的關頭,而現在高原只能救援其中一方,那麼到底要救援那一方呢?
'本書首發來自17k,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 ; ; 第二天一早,季孑輿等化裝平民的人己先行離開了莊園,趕到城外去佈置,而高原帶領著淳于博、淳于鍾秀,張良等人以及一千名士兵,從莊園出發。不過高原並沒有騎乘自己的寶馬赤龍,而是改乘座馬車出行,淳于鍾秀與他同乘一車。
雖然張良自稱手無縛雞之力,但還是跟隨高原出行,而且還佩帶了一把長劍。其實在這個時代沒有真正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一般的名士都會比劃兩下子,否則根本就是寸步難行,張良自從韓國亡滅之後,就一直在列國之國遊歷奔走,自然不會是真的一點武功都不會。而且隨著這幾年張良以代郡使臣的身份在列國之間活動,誰都知道他是高原的心腹,如果張良不跟著高原一起出行,難免會惹人懷疑。
在陶邑的大街上,高原和田克臧的人馬匯合,只見田克臧的臉色還是有一些發僵,而且雖然是峨冠博帶,但在衣布之下,高原還是看得出來,裡面穿著盔甲。不過在這個時候,田克臧還是敢親自上陣,看來還是有一些膽量,就是憑著這一份勇氣,也值得和他結盟。
兩人見面之後,田克臧在馬車上向高原施了一禮,道:“漢王。”
不過高原有心,卻看得出來,田克臧的手還微微有些發抖,於是高原還了一禮,笑道:“安平君,我們並車而行,一起出城去迎楚王一行吧。”
如果是在平時的時候,田克臧還要推讓一下,畢竟現在高原是一國之君,而田克臧還是臣下,和高原並車而行,是屬於越簪之舉,但在這個時候,田克臧也顧不得這些虛禮,因為如果和高原並車前進,就等於是在高原的身邊,當年高原化名出使齊國時,曾經出手保護田克臧,擊退了狗屠者的攻擊,也給田克臧留下了深刻的印像,因此在高原的身邊,這也讓田克臧的安全感增強了不少。於是田克臧點了點頭,道:“如此甚好。”
於是兩輛馬車並肩而行,相距不足一尺,和田克臧同車的是仲玄子,按照這個時代的禮儀習慣,兩人同車,位高者居左,位低者居右,因為高原就是站在馬車的左側,淳于鍾秀站在右側。但田克臧卻改變了自己在馬車上的位置,站到了馬車的右側,正好是靠近高原的這一側,只是田克臧的馬車要比高原的馬車略略拖後了一點,然後帶領著兩軍,一起很城外駛去。
出城之後,隊伍沿著城外的大道行進,這時已是曰高三竿,而陶邑又是一座以商為本的城市,因此在入城大道上的人流不少,或趕車或挑擔,絕大多數都是進城,不過見軍隊開過來,人車也都十分自覺的讓到大道兩邊,讓軍隊先過去。
而這時田克臧明顯更為緊張,抓著車轅的手指青筋爆漲,右手不自覺的扶在劍柄上,同時東張西望,似乎在尋找行刺的人員。而高原留心觀察,在田克臧身邊的仲玄孑反到顯得十分放鬆,隨著馬車的顛簸起伏,微屈微伸,四平八穩,似乎全然不受影像一樣。高原心裡也有些意外,看樣子仲玄子的武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