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3/4 頁)
末十九世紀初,帝國主義列強對於我國的侵略,日益深入和擴大,作為侵略形式之一的傳教活動,尤其猖獗。許多外國傳教士,實際上就是帝國主義的特務、間諜,他們利用清朝統治的腐敗無能,公開為非作惡,並且與當地的貪官、惡霸、地主相勾結,欺壓百姓,透過政治、經濟、宗教等各種渠道對中國進行控制。帝國主義的侵略與擴張,尤其是它的經濟侵略與宗教滲透,使中國農民大受其害。正是這個原因,義和團揭竿而起之後,很快深入人心,形成了聲勢浩大的群眾反帝鬥爭,給予帝國主義在華侵略勢力以沉重的打擊。由於腐朽無能的清朝統治者的出賣和八國聯軍的血腥鎮壓,以及義和團本身迷信、落後的組織形式的侷限,這一群眾反帝愛國運動最後失敗了。義和團運動所顯示出來的頑強地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偉大愛國精神是不朽的,他們的英勇鬥爭成了五十年後中國人民所取得的偉大革命勝利的奠基石之一。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老舍的《神拳》是最早出現的以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正確描寫義和團運動的作品。老舍想寫義和團並不自一九六○年始,早在解放前,他就開始蒐集資料,有意寫一部反映義和團運動的小說,但是由於資料不足,加之認識上又不無偏見,這個願望未能實現。但是,老舍對義和團的感情,始終很深。這和他的身世有密切的關係。戰死在八國聯軍炮火之下的父親,老舍雖不記得他的音容,然而那仇恨卻始終埋在他的心底。老舍幼年時期,從母親和姐姐的口中,聽到了許多關於義和團英勇殺敵的故事和八國聯軍在北京為非作惡的罪行,這就使老舍胸中始終積壓著一口氣,一口對帝國主義仇視、憎恨之氣,直到寫出了這個劇本,老舍才有了一吐為快的感覺。他說:“不管劇本寫的好壞,我總算吐了一口氣,積壓了幾十年的那口氣!”(注:《吐了一口氣》,《老舍生活與創作自述》。)《神拳》這部“吐氣”之作,顯得分外感情飽滿,作家對於義和團愛國精神的讚頌,對於帝國主義侵略者和清朝統治者的鞭撻,透過樸實無華的藝術描寫,表達得十分鮮明與熾熱。老舍是傑出的愛國主義作家,他一生關注國運民瘼,以庶民之憂為憂,以庶民之樂為樂,對下層貧苦人民在舊社會的悲慘生活,尤有體會。他的很多作品都透過真實的藝術描繪,感人至深地為貧苦人民伸冤鳴屈,寄託深切的同情。而正面描寫人民勇敢的反抗精神的作品,則極少。《茶館》中的常四爺雖然參加過義和團,且錚錚鐵骨,至老未弱,然而他畢竟不是作品的主人公,作家對他的生活經歷和性格特點,無法加以展開,進行細膩的描繪與刻劃。況且這也不是《茶館》的主題所能包含的內容。在老舍的劇作中,真正全力展現和歌頌舊時代中國勞動人民的頑強反抗意志的作品,唯有《神拳》。
最能體現作家的這種創作用意的是主人公高永義的形象塑造。一年鬧旱災時,高永義向教堂借了閻王債,最後把他僅有的幾畝地抵了賬,仍然還不清債,只好去給教堂做長工還錢。這種遭遇,使他對教堂、對洋人充滿了仇恨。惡霸張飛龍,依仗全家入了洋教,要搶佔高永義的侄女高菊香,高永義義憤填膺,要與惡霸相拼。這一場戲,高永義的話並不多,但他的正直、勇敢的性格,卻寫得比較鮮明。為了儲存復仇力量,哥哥高永福勸他逃奔他鄉。高永義在外地加入了義和團,歸鄉後他設壇傳道,建立神團,一下子點燃了廣大貧苦農民的反抗怒火,組織起浩浩蕩蕩的農民反帝隊伍。動員鄉親、焚表、火燒教堂、祭壇等情節,高永義始終處於矛盾衝突的中心位置,透過情節的發展,作家使人物的性格有層次地展現於讀者和觀眾的面前。我們看到,作為農民領袖,高永義不光勇猛、堅毅,而且機警、沉穩,富於智慧。但他性格的核心,仍然是那種反帝愛國的堅強意志。開始策劃設壇開團時,高秀才懷疑義和團的拳法是否靈驗,高永義說:“有這股氣兒,就靈!沒有這股氣兒,什麼也不靈!”高秀才問:“哪股氣?”高永義答:“不準洋人騎著咱們脖子拉屎!”高永義與洋人勢不兩立的態度,集中反映了那個時代中國人民反帝愛國的精神面貌。作品中的幾個團民的形象,如馮鐵匠、牛大海、於鐵子、丘二頭等,總的看,寫得較比簡單,但某些地方,仍有動人之處。於鐵子在攻打張家寨子時中彈受傷,犧牲之前,他把紅腰帶解下來,託高秀才捎給媽媽,他留給媽媽的遺言是:“這不是一條腰帶,是一股氣!有這股氣,挺得起腰板來,我們就不再受欺負!”這一個細節,表現了青年農民於鐵子的剛強意志。
就人物塑造的生動、豐滿而言,當推高秀才的形象。高秀才是有功名的人,但是在那“洋人肥而華人瘦”的時代,他照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