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2/4 頁)
泥塘”,“只管往下陷人,不懂得什麼人才,哪叫博士;只有明眼的才能一跳,跳到泥塘裡埋藏著的那塊石頭上;一塊一塊的找,一步一步的邁,到最後,泥塘的終點有個美的園林。他不能甘心跳下泥塘去,他得找那些石頭。”文博士性格上的特點是巧於鑽營,並不是“憤世嫉俗”,所以他面對著眼前的黑暗現狀並沒有多少義憤。他看清楚了,就以極細密的謀畫,找“泥塘裡埋藏著的那塊石頭”,希冀在聳身一跳之後,有一個接近“社會最上層”的立腳點。文博士這種欲罷不能的鑽營活動,構成了全書的貫穿線索。他先是找到頗有權勢的焦委員,靠他的推薦,又到濟南找到管理齊魯文化學會的唐先生,藉助唐先生,他知道了不少濟南各方面的“關係”的“情報”,特別是得知大生堂藥店老闆要找女婿的“情報”,他如獲至寶。本來,他到濟南,按焦委員的設計,他應該靠聯姻的方式接近富商或地主,然後再攀附而上。這對於焦委員來說,是增加了一個聽命於自己的羽翼;對於文博士,他可以藉此找到那塊達到“美的園林”的石頭。現在,唐先生告訴他的“情報”恰恰為他開啟這條通路預備了極好的機緣。他斗膽拜訪楊家,並一舉成功,博得楊家掌權人物楊老太太的歡心,而後又得到“六姑娘”麗琳的垂青。這樣他就真的在“大泥潭”中“找到了那塊石頭”,同待嫁的麗琳打得火熱,達到準備結婚的地步,並在麗琳的指點下,同楊家大女婿盧平福搭上“關係”,謀得“明導會”專員的職務,月薪二百多塊錢,外加車馬費四十元。至此,文博士算是“打進”了當時的官場,只待更大的機運,謀取更高的職位,層樓再上了。故事也就在文博士得意忘形的自我欣賞裡結束。
這個作品特別引起我們注意的,並不在這裡。描述一個從國外回來的洋博士“謀事”的經過,這本身並沒有什麼特別新鮮的地方。這個作品的深刻性在於表現了一個嚴峻的事實:“腐臭社會”的土壤上如何長出了“惡之花”。作品明白地告訴我們,文博士靈魂的黑暗和卑瑣,是特定環境的產物。他出洋留學,學識未必增長多少,卻沾染不少洋奴的習氣。從國外回來,他已經沒有多少民族的自尊和愛國的情懷,面對著日本帝國主義暴行給濟南的破壞,他“噁心,不是傷心。”他“並不十分熱心記著五三慘案”。他對於官場的黑暗,表現為屈從和適應。為了錢,為了地位,可以不要人的尊嚴。作品描述他在鑽營的活動中如何在“腐臭的”社會環境中喪盡了那僅有的一點作人的“良心”和尊嚴,成了一個市儈小人。他曾經對自己侍奉那個寂寞而無聊的楊老太太而心存惱怒,對自己近於男妓的角色而閃出過難堪的念頭,但是為了討人歡心、攀附貴人,他忍下了:“文博士,請忍耐一些!”他心中叫著自己。他曾經因為直覺地感到麗琳俯就的背後可能藏著不正當的東西,所以在正派而又嚴肅的振華面前總有些自慚,對比之下,也覺得麗琳未免“卑賤”,但是,當他得到麗琳的提醒,打通盧平福的門路,而得到“明導會”專員的職務時,他又感到結交麗琳的重要,在他眼裡,麗琳又變得聰敏,與眾不同。他已經不再有香臭、美醜的界限。他知道,他因為貪圖楊家的富貴,而把自己“賣”了:“賣了就賣了吧,反正他們有錢,不在乎!”他做了“明導會”專員以後立即辭退“齊魯文化學會”辦事員老楚,不管老楚是否能夠繼續生活下去,已經夠殘忍了;他毫不留情地要攫取唐先生管理“齊魯文化學會”所掌握的錢財,以補自己花用的不足,全不管唐先生如何,又表現得多麼貪婪!他成了這樣殘忍、貪婪、卑劣、無恥的人,卻“官運亨通”了!他先是被焦委員納入“小格格”之中,又被楊家麗琳姑娘納入“升官發財”的軌道,他是徹底的被黑暗社會“俘獲”了。從概括的意義上講,他陷進了黑暗的淵藪,成了助長著人世間卑劣與無恥的角色。文博士是卑劣之徒,到處鑽營,不擇手段,出賣靈魂;然而那漬染他、驅使他這樣做的“腐臭”的社會更卑汙。作家借文博士的發跡史所要表述的正是這樣的思想。從這一點說,《文博士》同《駱駝祥子》、《我這一輩子》在主題的開掘上有某些相近的地方,雖然這三部作品的題材有著根本的不同。
老舍在不同的作品中,都曾經或深或淺地接觸到市民的生活遭遇。《文博士》中的唐先生並不屬於在飢餓線上掙扎的貧苦市民,他的一家算是城市中的小資產階級。他的家境殷實,還算過得去;這全靠他在夾縫中長於算計。作品頗為細緻地描述了他整日奔忙而又毫無積極結果的無聊生活,也描述了他總是想往上爬又屢屢失敗的痛苦的心理狀態。他在濟南“交往很廣”,但是他的生活地位卻處在動盪不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