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2/4 頁)
,前後約用了四個月的光景,到年底完成。
這是一部戰爭文學,它描寫了一支抗日部隊在華北的一個小縣城裡懲治漢奸、打擊日寇的故事。眾所周知,老舍的作品大都取材於城市貧民或下層職員的生活,直接寫戰爭的作品,除了建國後的《無名高地有了名》,就是這一本了。由於對戰爭生活的陌生,老舍在創作中,遇到許多難以克服的困難,致使這次相當費力的創作勞動,未能獲得應有的成功。老舍自己則認為,這是一次失敗。他說:“它的失敗不在於它不應當寫戰爭,或是戰爭並無可寫,而是我對戰爭知道的太少。我的一點感情象浮在水上的一滴油,盪來盪去,始終不能透入到水中去!我所知道的,別人也都知道,我沒能給人們揭開一點什麼新的東西。”(注:老舍:《〈火葬〉序》。)作家應當寫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應當從他長期的生活積累中提煉和挖掘題材,以揚其所長,發揮自己的藝術獨創性。《火葬》所寫的,不是老舍所熟悉的生活,因而,通讀全書,好象老舍的筆被什麼東西絆住了,難以象解剖刀一樣,深入生活底層進行挖掘。老舍明知其所短,何以要寫這部小說呢?這就涉及到了作者對待戰爭和戰爭文學的態度問題。我們主張作者寫自己熟悉的生活,同時,還應當提倡作家去熟悉新的生活,不斷地開拓題材的新領域。“文協”提出“文章入伍、文章下鄉”的口號,就是號召作家去熟悉抗日人民的生活、及時反映人民的抗日鬥爭。老舍在愛國熱情的鼓舞下,寫《火葬》這樣的作品,顯示了以創作為抗戰服務的真切願望。他說《火葬》“要關心戰爭”(注:老舍:《〈火葬〉序》。),就是這個意思。抗日戰爭是反擊侵略者的正義的民族戰爭,它關係到國家的存亡,關係到億萬人的生存,作家應當有勇氣去反映這一新的現實,去熟悉新的生活。老舍是具有這種勇氣的。他說:“失敗,我不怕。今天我不去試寫我不知道的東西,我就永遠不會知道它了。什麼比戰爭更大呢?它使肥美的田畝變成荒地,使黃河改了道,使城市變為廢墟。使弱女變成健男兒,使書生變為戰士,使肉體與鋼鐵相抗。最要緊的,它使理想與妄想成為死敵。我們不從這裡學習,認識,我們算幹嗎的呢?寫失敗了一本書事小,讓世界上最大的事輕輕溜過去才是大事。假若文藝作品的目的專是為給人娛樂,那麼象《戰爭與和平》那樣的作品便根本不應存在。我們似乎應當‘取法乎上’吧?”(注:老舍:《〈火葬〉序》。)這不僅是一種嚴肅的創作態度,也是愛國熱情和高尚思想的體現。
就小說本身而言,《火葬》的愛國主義思想內容,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無情地暴露了日本侵略者慘無人道的獸行;二是透過對人民群眾和國民黨下層愛國官兵的抗日熱情的描繪,表現了中華民族抗擊外來侵略的不屈精神。對侵略者暴行的揭露,集中在關於文城失陷後的一段描寫中。“敵人在文城的第一次屠洗,是以雞鴨牛羊為物件”,之後,則是搶劫。“他們有系統的,最精細的、挨家按戶的搜查奸細——而所收到的是時表,金銀手飾,皮衣,和其它的細軟。……只要是可以拿走的,那怕是一分錢或一個銅鈕子,他們都拿走。那不能拿的,他們會用手,腳,槍柄去弄碎。”搶劫之後是屠殺,“十幾個小孩子,從兩三歲到十一二歲的,都因為在門外大便或小便,被敵人用刺刀穿過了胸口,而後教他們的父母去交罰款”。晚上因為忘了點太平燈,因為出去請醫士或產婆,也要被敵人用刺刀殺死。一時,文城成了死城,變作了一個最黑暗的囚獄。這些描寫,都是血的控訴,控訴敵人是為了教育和啟發人民。我們不主張過分誇大文藝的社會作用,然而在那群情激奮、全民族都在抵禦外來侵略的年代,透過文藝作品暴露侵略者的兇殘本質,暴露帝國主義侵略戰爭的非正義性和非人道性,對於激發人民的愛國情緒,激發人民對於侵略者的仇恨情緒,進而動員更多的人投入民族革命戰爭的洪流之中,同仇敵愾地同敵人作戰,無疑是非常有益的。
在暴露敵人的同時,《火葬》歌頌了人民的抗日鬥爭。石隊長是作者著力刻劃的一名抗日英雄的形象。他有愛國熱情,勇敢,堅強。小說關於他炸燬敵人的火藥庫和最後犧牲場面的描寫,是頗為悲壯的。敵人的火藥庫在小城隍廟內,因為殿前的松樹杈上裝有敵人的機槍,火藥庫很難接近。他決定隻身靠近松樹,然後用手榴彈炸掉敵人的機槍:
他開始爬動。每移一寸,他就覺得離死亡近了一寸,但是他必須朝著機關槍前進。不但要前進,還要安全的達到目的;只憑一股勇氣去犧牲自己是會連累到眾兄弟的。他的汗流溼了他的厚棉襪。他緊緊的爬在地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