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部分(第1/4 頁)
“哼,他是想得美,一個出身屠夫之家的人,胸無點墨,能夠做到大將軍已經是靠了裙帶關係了,還想要更高的地位和權力嗎?”。
“再想要更高的權勢地位,那就只有造反了,你們說大將軍何進會不會造反呀?”
“這可難說了,歷朝歷代,外戚造化的事情還少嗎?遠的不說,先朝的時候王莽不就是一個例子,我看呀這大將軍何進就像是這樣的人。”
“對了,之前他們不是說董國舅想要造反嗎?董國舅就是一個外戚吧?”
“你知道什麼,這董國舅造反並不是真的,那是大將軍何進用來誣陷董國舅的,結果藉此事逼死了董國舅,除掉了與他爭奪兵權的對手,這下朝廷之中就他一家獨大了。”
大將軍何進在馬車之中,隱隱約約地聽到老百姓的議論,氣得臉sè一遍鐵青,從他離開了大將軍府直到皇宮的這一路上,都聽到了類似的一些議論,讓他想發作卻又無法發作。
而在整個洛陽城中,茶鋪、飯店、酒館、青樓、客棧,所有的地方,所有的人,都在談論著此事,便是朝廷的各個部門之中,也漸漸地有人議論了起來。
六月十六rì,董太后的靈柩護送到了洛陽城外,停在了皇家陵地之中,少帝劉辯帶領文武百官前往祭拜,為其舉行了國葬。
但是,百官之中,唯有大將軍何進稱病,沒有前去參加太皇太后的葬禮,一時間關於他的議論更加地多了起來,也更加地暗流洶湧了起來。
“大將軍,今天為董太后舉行國葬,聖上與何太后都親自去了,你為什麼不去呢?”晚上時分,一眾臣屬聚集到了大將軍府上,袁紹提出了疑問。
“相信你們這段時間也聽到了,外面的老百姓紛紛在議論,說是本將軍派人去謀害了太皇太后,你們說這種情況下本將軍怎麼能夠去參加她的葬禮呢?”
“大將軍,今天你沒有去參加太皇太后的國葬,此事頗為失策。此事原本與大將軍就沒有關係,外面的老百姓愚昧無知,所以才會議論紛紛。而今天大將軍竟然託病不出,老百姓反而會認為這是大將軍心虛不敢去,所以他們會更加地認定大將軍謀害了太皇太后。”
事實上,何進派袁紹去做這件事情,知道的人並不多,所以大多官員都認為大將軍何進這一次是被冤枉的,為他今天沒有去參加太皇太后的葬禮感到可惜。
“這也沒有什麼,他們要說就讓他們說去吧。不過本將軍覺得此事頗不尋常,怎麼可能在二三天時間內,此事就鬧得滿城風雨了呢?莫非是有人在背後推動此事,是專門針對本將軍的?”
“大將軍,末將已經下去打聽過了,此事背後確實是有人在損害大將軍的聲望,他們派了不少人在洛陽城中各處地方製造謠言,所以才會鬧得沸沸揚揚的。”這時,袁紹又站了出來說道。
“還是本初細心,不知道你調查出來是什麼人在故意針對大將軍呢?”曹cāo與袁紹年齡相當,二人還曾經是同窗好友,又一同加入了禁軍之中,所以關係還算是不錯的。
“四處製造謠言損害大將軍聲譽的並不是別人,正是那些漏網之魚,就是張讓、段圭、丁宮等人。他們肯定拿不出任何的證據來證明,不然的話早就向聖上啟奏了,所以才出此下策製造謠言,鬧得整個洛陽城沸沸揚揚,然後就會引起聖上對大將軍的不滿了。此計不可謂不毒,所以大將軍應該早點定奪,趁此時機誅殺了那些宦官閹人,否則以後必定會有大禍患。就如昔rì竇武將軍他們,同樣是想要誅殺內宦,結果卻因為行事不周密,反而遭遇那些閹豎的謀害,禍及全族。現在大將軍兄弟皆手握兵權,部下勇士能人眾多,只要一聲令下,就能夠盡誅閹jiān賊。這是天賜良機,望將軍不要錯過了。”
袁紹聲音鏗鏘地激昂說道,在座的不少將領也贊成他的意見,只是大將軍何進仍然有些猶豫不決,擺了擺手向眾人道:“這件事情不要急在一時,且慢慢商議再做計較。”
這邊還沒有商議出結果來,張讓等人竟然得到了密報,知道大將軍何進想要誅殺他們,大驚之下再次湊集眾多珍寶送給車騎將軍何苗,讓他在何太后面前美言。
“大將軍如今輔助少帝,越來越驕橫了。他不思行仁慈來安定天下,卻專門行殺戮之事來危及江山社稷。現在國事眼看著沒有什麼大事,他卻要想誅殺十常侍及全部宦官,這是要引起朝廷動亂呀。”(未完待續)
………【214、袁紹獻計】………
聽了車騎將軍何苗的話,何太后皺了皺眉頭:“三弟,你大哥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