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部分(第3/4 頁)
結果發現確實是可以推廣於民間的耕種之法。只是這二天聖上一直忙碌,微臣便準備過幾天再告訴聖上,但是現在一想,此法要是能夠推廣運用於民間,不是可以大大地緩解民間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嗎,所以這才斗膽向聖上進獻此法。”
“哦,居然有如此先進的耕種之法,當真是聞所未聞呀,不過郭愛卿能不能詳細地給大家說說此法是如何操作的,讓眾位大臣來判斷此法可行不可行?”
“微臣已經將此法記錄了下來,就在這些紙上,請聖上和各位大人過目。”京北尹郭嘉說著,便從懷中取出了一疊紙張來,那正是戲志才從弘農郡帶回來的竹紙。
隨後,有內侍上前呈獻了一份給劉辯,同時還分發了一些給大殿裡面的群臣,大家的目光都投到了紙上,發現上面有著一幅幅詳細的圖畫,不但記錄下來了畜耕法的操作過程,而且還記錄下來了相關農具的結構圖,只要將此圖紙交給工人,不久就可以成批地製造這種農具了。
“一直以來。民間耕種都是採用人力之法,所以才會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沒有想到竟然還可以採用這種畜耕之法。當真是不錯。”
“是呀,原本採用人耕之法,至少同時需要三個青壯年勞動力才行,而現在最多需要二人就行了。至少節約了三分之一的勞動力出來呀。”
“不僅如此呢,人力耕種,每人每天平均下來不過耕種畝地而已,如今採用畜耕之法,平均每天每人能夠達到三畝左右。這樣算來節省的就是一半以上的勞動力呀。”
“對呀,如果能夠推廣這種畜耕之法的話,那麼只需要往年一半的勞動力,就能夠完成今年的春耕任務了,這樣不是能夠解決民間老百姓的問題了嗎?”
“話雖如此,但是如今民間的青壯年勞動力大部分都已經被徵調了,剩餘下來的不過五分之一左右,仍然不夠呀。”
“是呀。雖然推廣畜耕能夠緩解勞動力。但是徵調了三十萬民夫後,司隸各郡縣剩餘下來的青壯年恐怕仍然不能完成今年的春耕任務呀。”
“看來恐怕要從民夫中退一些人回去春耕才是,不過應該不需要太多,有十萬人應該就夠了。”
“十萬民夫足夠了,但是問題是這十萬人退回去後,先帝的陵寢修建工程如何能夠保證呢?畢竟少了十萬人。能夠在二個月內完成整個工程嗎?”
“是呀,現在看起來春耕這一頭的問題基本解決了。但是先帝陵寢的修建問題還不能夠圓滿解決,應該如何是好呢?”
眾臣看著畜耕圖。紛紛發表著自己的見解,不過他們還是贊成推廣畜耕之法的,只是關於先帝陵寢的問題還不能有效地解決,仍然是一個難題。
“啟奏聖上,微臣有一項建議,相信能夠解決修建先帝陵寢的問題。”此時,新任的大鴻臚陳宮站了出來,當著文武百官的面說道。
“陳愛卿有何良策?說來大家聽聽。”
“這些日子,微臣受聖上所託,一直在關注先帝的陵寢修建工程,所以微臣發現了一個問題,而經過微臣的調查瞭解,這個問題是一直存在的。如果能夠想辦法解決掉這個問題,微臣相信先帝的陵寢工程應該能夠按時完工。”
“陳大人,具體說說。”
“是,聖上。微臣觀察發現,雖然徵調來修建先帝陵寢的民夫有三十萬人,但是他們在幹活的時候卻並沒有出全力,而是在臨工的督促下不情不願地做事情。微臣私下裡找到一些民夫問了問,然後又調查了有關部門以往類似的工程進展,發現了根本原因在於,皇家徵調民夫完全是義務的,沒有半分工錢,而且生活也不好,所以民夫的怨言比較大。加上如今是春耕之時,民夫們一個個擔憂著家裡春耕的事情,因此就更沒有心思做事情了。”
“哦,竟有此事,不知陳大人覺得應該如何解決呢?”
“既然民夫們心中有所擔憂,聖上就應該為他們考慮考慮,一來可以挑選部分民夫回家春耕,解決他們最大的後顧之憂。二來可以由朝廷發放給他們一定的工錢補助,對於工作幹得好完成得快的,還有額外的獎勵,這樣可以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三來可以改善民夫們的生活,他們每天干的本來就是體力活,如果吃不飽的話就不會有力氣幹活,改善生活可以讓他們保持體力。微臣相信,有此三點,哪怕只有二十萬民夫,在二個月內也一定能夠完成先帝陵寢的修建工程,這樣就能夠解決朝廷目前面臨的二個難題了。”
大鴻臚陳宮胸有成竹地面對眾臣侃侃而談,提出瞭解決目前問題的方法,部分大臣聽得連連點頭,覺得他的辦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