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第2/4 頁)
比起唐代最為輝煌的華夏時期更是遠遠不如,主要是塞外地區、南越地區、西南地區許多區域現在還不屬於大漢版圖。
大漢的人口,經過了黃巾之亂的數年戰爭之後。已經減少了十分之三了,比起漢文帝、漢景帝等大漢盛世時期,如今的一千多萬人口僅只有那時的一半左右。
而劉辯更是知道,就是這一千多萬人口,到了十餘年之後。經過了三國之間的混亂殺伐之後,能夠剩餘下來的不過三分之一而已。
此時的大漢全國人口中,讀書人的比例僅僅為萬分之五,比起前些年大為減少。這自然也是受到了連年的戰爭和饑荒災荒所致,如今大家連吃都吃不飽。還有多少人願意讀書呢?
而這些讀書人,如今比較集中的地區是京畿之地、荊州地區。相比起來,京畿司隸部各郡縣還算是生活安定的,而荊州地區也一向富裕,許多其他州郡的人為避戰亂都到了江南荊州楊州一帶,所以讀書人相對也集中了一些。
整個大漢,農業人口的比例是最高的,只不過如今的世道,能夠安定地務農的老百姓已經很少很了,除了部分州郡戰爭較少之外,其他的冀州、幷州、幽州、涼州等地,許多地方都是千里無雞鳴,篷屋不冒煙了。
劉辯感嘆著,對於大漢這樣的農耕時代帝國而言,一旦失去了農業的依靠,那麼整個帝國將會迅速地衰亡,這是不言而喻的,所以以後的策略之中得將發展農業生產放在首位了。
至於手工業者和商人,在大漢王朝應該是最弱勢的一個群體,不僅從業的人數稀少,而且國家給予他們的地位並不高,還比不上務農的老百姓,如果不是為生活所迫,估計加入這二個行業的人還會少得多。
但是,一個王朝的手工業的發達和商業的發展,卻是決定著這個王朝的文明能夠達到的高度的,所以在以後的政策措施之中,大力發展手工業和商業也是重中之重。
最後是大漢的軍隊力量,如今的大漢王朝,擁有的主力軍隊大約在五十萬人左右,其中大部分分部在幷州、幽州、涼州、冀州等地區,因為這些州是戰爭最為頻繁的地區,也是黃巾活動最為猖厥的地區。
此外,各州各郡也都有少量的郡兵,主要作用是維護州郡內的日常治安,戰鬥力並不強,有點類似於後世的警察甚至是城管之類的角色,當然比起普通的老百姓來還是有些戰鬥力的。
還有洛陽及京畿之地,常備的軍隊就是禁軍和羽林軍,加上潼關、虎牢關、函谷關等京畿周圍的一些重要關隘之中,佈置得有一定的朝廷軍隊,用於拱衛京畿的安危。
但是,所有朝廷軍隊之中,戰鬥力最強的還是長期與黃巾賊廝殺的那些軍隊,比如說董卓手中控制著的西涼大軍,還有幷州、冀州、幽州一些將領統領的軍隊。
如今看來,劉辯手裡控制的軍隊還非常有限,即使將羽林軍算上,將他安排的皇甫將軍和朱雋將軍訓練的新軍也算上,恐怕才二萬人左右,就是想要控制住整個京畿之地都有些困難呀。
“看來這一陣農忙之後,得推行民兵制度了,至少得在京畿周圍的司隸部七郡上百縣中推行民兵制度,讓青壯年都擁有一定的戰鬥力,必要時武裝起來就是一支大軍。”
劉辯已經將目光放在了京畿周圍的司隸各郡上面,因為這是華夏傳統意義上的中原地區,包括了洛陽和長安這二個歷史上的六朝古都在內,是真正的繁華之地。
劉辯心中早已經瞭解過限,司隸七郡百餘縣中,共有人口近二百萬,比起荊州、揚州這樣的大州來都多得多,其中的青壯年佔有四分之一,經過訓練之後就可以在必要時武裝起近五十萬人的軍隊來,乃是劉辯日後重新整頓天下的重要依仗。
只不過,現在他才剛剛登上帝位,一切還沒有開始,所以心中也只是有了這樣一個規劃而已,至於具體的執行,恐怕要等到過一段時間了。(未完待續)
………【186、任務變化】………
而且,現在老百姓正忙於農業生產,也沒有時間來折騰什麼民兵訓練的,加上司隸一部老百姓歷來生活安定,在沒有大的威脅的前提下,想要讓他們拿起武器來訓練,恐怕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因此劉辯緊接著要做的就是提高自己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讓更多的老百姓成為自己的信仰者。
隨後,劉辯開啟了勢力介面,發現其中主要是介紹如今天下一些較大的勢力,包括離黑山軍、白波軍、琅琊軍等數支實力強大的黃巾餘賊,也包括了董卓、韓遂、馬騰、公孫述等一些擁兵自重的朝廷將領。
隨後,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