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比男子有酒量”!
我們都知道李清照在中國文學史上是被稱為“一代詞宗”的,這個“詞宗”主要指她是婉約詞的詞宗。我們很難想象一個最善於寫婉約詞的女詞人,居然這麼喜歡喝酒。
我粗略統計了一下,在李清照所有的傳世作品中,提到過喝酒的佔了百分之七十左右。
有人的會說了,詩人嘛,酒助詩興,喝點酒也是正常的。但你要知道,李清照的喝酒可不是附庸風雅的淺嘗輒止,她可真的是喜歡喝,不論是白天還是晚上,甚至是剛起床一大早,她都有可能喝上兩杯。要知道,我們中國人,尤其是古代,可不像西方人一樣喜歡有事沒事兒拿著杯葡萄酒當飲料喝。所以喝酒在李清照,那絕對不是端個酒杯裝裝樣子的,況且她的酒量還不小。
有的人一聽,又會說了,這也正常啊。因為大多數女性對酒精反應雖然是非常過敏的,但有些女人對酒精就沒什麼反應,所以我們日常生活裡也有個經驗,就是女同志一般不太會喝酒,但要是會喝的,往往酒量就特別大,這李清照啊,八成就屬於這一類。
可這種猜測也是錯誤的,因為李清照雖然喜歡喝,但她並不是對酒精麻木的那一類人,她經常喝醉,而且很容易喝醉。所以在她的詞裡會經常提到“醉”這個字。
她喜歡喝酒,還經常喝醉,這從她的少女時代開始,一直到她的老年,一貫如此。那麼有人就會奇怪了,李清照她為什麼這麼喜歡喝酒呢?是患了一種病嗎——嗜酒症?還是她天生性格內向,精神壓力大,喜歡借酒銷愁?要不一個女同志,怎麼能這麼個喝法呢?
李清照為什麼這麼喜歡喝酒?我想,只有透過她自己的詞,我們才能解答清楚。
我們選取了她人生不同階段的四首詞,來看看這個才華橫溢的李清照和酒之間到底是個怎樣的關係。事實上,我個人認為,搞清楚她與酒之間的關係,實在是有利於我們更好地搞清楚她與前後兩任丈夫之間的關係。
這四首詞都是她的名作。兩首《如夢令》是寫她少女時代的生活,《醉花陰》是寫她的婚後生活,而著名的《聲聲慢》則是寫她亡夫之後的晚年生活。四首詞是這樣的: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節,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曉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識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語,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關於第一首《如夢令》,大概實在是太有名了,以至於有過很多的模仿之作,我就收到過這樣的簡訊,我還記得其中一條是這樣的:“昨夜飲酒過度,沉醉不知歸路。興盡胡亂走,誤入密林深處。嘔吐,嘔吐,驚起男女無數。”也不知是哪位簡訊高手的原創,實在還是有幾分精彩的。
不知你注意到沒有,這首改編的現代版《如夢令》裡,唯一沒動過“手術”的一句,就是“沉醉不知歸路”,正是寫醉酒的一句。事實上現代版的改編也正是抓住了這個醉酒入手的,我以為編簡訊的人算是抓住了這首詞內在的精髓。一般人解讀這首詞,都贊它白描手法的高妙,以及最後對“爭渡”瞬間的精彩刻畫。但我覺得不然,這些只是小小的藝術技巧,只是小道。我覺得這首詞真正的奧妙應該在於這些美妙的瞬間是怎樣發生的,是在怎樣的背景下發生的?
事實上,幾乎所有的瞬間都是美妙的,只要你能把那個瞬間從時間的模組裡給摳出來。所以哪怕只是發呆過程中的一個瞬間,你只要摳得出來,它也可以上升到“思想者”的高度,雕塑大師羅丹不就幹過這個事兒嗎?所以李清照這樣的才女能描摹出“爭渡”這個瞬間並不是什麼難事。真正讓人奇怪的是,這一切竟是在酒醉後發生的,而且作者記載的還不是一個人醉酒,而是一群人的“酒後駕船”行為。你看“爭渡”嘛,也就是不只一艘船,就算是一艘船上有兩三個人(因為她們前面在邊划船邊喝酒,一艘船上一個人那喝個什麼勁啊?),那麼兩三艘船至少也有六七個人。既然說“沉醉不知歸路”也就是說她們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