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頁)
,觀察德寇飛機的空襲。
敵人逼近了莫斯科。
兒童院的孩子們被組織起來投入後方支援工作。男孩子們進入工廠,日夜不停地製造槍支、炮彈、燃燒瓶。女孩子們也到當地的服裝廠、被服廠縫製軍衣,到醫院護理傷員。
大一點的男孩子們被派遣到莫斯科近郊修築防禦工事。每人的任務是每天挖一段長一米、寬三米、深三米的防坦克壕溝。零下四十攝氏度的天氣裡,土地被凍得比石頭還堅硬。一鐵鎬砸下去,地面只是迸出一個淺淺的豁口。孩子們的雙手很快就被震裂了,手套被流出的血凍結在手上,摘掉時就像撕一層皮一樣。孩子們嫌礙事,索性甩掉手套,赤手空拳地舞動鍬鎬。歇工時鬆開手,鍬鎬居然沒有落下,手已經被一層血水牢牢地凍在木把上了。每天幾個小時艱苦勞動,報酬卻僅僅是一小塊麵包。不少人又累又餓,昏倒在工地上。
來自莫斯科的物資供應中斷了。孩子們的生存陷入了困境。
可憐的一點黃油也沒有了。每天三百克麵包,只有拳頭般大小。早飯是半片黑麵包和一碗玉米麵粥,中午和晚上是一兩片面包,還有幾個小土豆。孩子們大多十來歲,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胃口如同無底洞一樣。開飯的時間還沒到,大家就迫不及待地守候在取飯的視窗前,心裡不住地抱怨視窗怎麼還不開啟。吃飯的時候,孩子們總是用舌頭把盤子舔得乾乾淨淨,不留一滴湯水。每次廚房洗菜做飯時,總有很多孩子在門口排上隊。他們捨不得那些剝下的爛菜葉和果皮被扔進垃圾箱。
飢餓,是對這段可怕日子刻骨銘心的記憶。
劉愛琴回憶道:
“每天早上似醒非醒的時候,我總是似乎聞到了從前吃過的好東西的香味。蜷縮在被窩裡不想睜開眼睛,唯恐香味會消失了。就這樣一直等到肚子餓得咕咕叫的時候,才忽然清醒過來。”⑥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二章 烽火綠洲(4)
為了生存,孩子們開始學著自己種菜。
在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把操場翻耕成了菜地,種下西紅柿、胡蘿蔔、圓白菜。西紅柿還青澀的時候,就被孩子們偷偷摘了下來,藏在枕頭裡等待它變紅。圓白菜收割了,地下還留下冰凍的菜根。孩子們把它挖出來,如獲至寶地捧到房間裡,鎖上房門就著冰碴狼吞虎嚥。房間裡頓時充滿“嚓嚓”的咀嚼聲,如同一群小白兔在會餐。
土豆是最主要的食糧。孩子們把土豆種下去。然後就每天蹲在地上,眼巴巴地看著淡綠色的小芽從地下拱出,數著一個葉,兩個葉……,直到枝繁葉茂。不等完全長成,孩子們便迫不及待地把土豆刨了出來,三把兩把擦去表面的泥土,把土豆放到鐵皮桶裡,加水煮熟。不等冷卻,孩子們就伸手從熱水中抓出滾燙的土豆,一邊在手指間掂著,一邊敏捷地剝去皮,沾著鹽大口大口地吞進肚裡,然後從口中吐出大團大團的熱氣。
這一年的冬天特別的冷,氣溫降到零下四十度。來自莫斯科的煤炭供應早就中斷了。所有能燒的東西都燒了。教室和宿舍的牆上結了厚厚的一層冰,早晨醒來被子都凍在了牆上。孩子們的手腳都生了凍瘡,手腫得像胡蘿蔔一樣又紅又亮。
兒童院要求孩子們行動起來,自己到樹林裡伐木,解決燃料問題,並且還定了任務,每人每天要完成一個立方米。
誰也沒有伐過木。可是誰也沒退縮。男孩子們一聲吶喊,扛上斧頭,就向著風雪的深處出發了。
一斧子砍下去,樹幹怦然戰慄,樹梢的積雪簌簌地墜下。一下,又一下,堅韌的樹皮終於慢慢綻開。孩子們嘶叫著,瘋狂地舞動斧頭,彷彿在和巨大的敵人肉搏拼殺。帽子扔掉了,手套甩飛了,棉衣的扣子也全部解開了。汗水未及流下就凍結在髮際,頭髮上、眉毛上、睫毛上都凝結了一層厚厚的白霜。潔白的雪花映襯著孩子們亢奮燃燒的瞳仁,一團團的熱氣在每個人的頭頂蒸騰。夜幕降臨的時候,孩子們滿載著伐下的木塊,唱著豪邁的戰歌,如同驕傲的武士凱旋而歸。
濃黑的夜色吞噬了萬物。呼嘯的風暴夾帶著雪塊與冰凌,如同一頭暴虐的野獸,在空曠的原野上往來奔突。森林,田野,冰封的河流,在惡魔狂野的淫威下發出低沉的嗚咽。暴風雪嗥叫著,撲打著門窗,抨擊著牆壁,彷彿要將房子撕裂。然而國際兒童院依舊巍然屹立,如同一座堅不可摧的堡壘。房間裡,孩子們或摟著書,或抱著心愛的玩具酣然入睡。從視窗發散出點點柔黃的燈光,在冰晶中漫射開來,又交織在一起,如同一輪朦朧、聖潔的光環,籠罩著這一方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