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4 頁)
這是家庭般的溫暖!這是怎樣深厚的情誼!在溫馨的燈光下,鮮豔的五星紅旗映紅了年輕人的面頰。大家一聲不響地吃著,眼中噙滿淚花。
三、 異國手足情
十幾天以後的一個夜晚,在遙遠的莫斯科,年逾花甲的基拉準備休息了。她的女兒尤麗亞在看電視。突然尤麗亞跑進她的房間:“媽媽,我們正在看‘關於中國’節目,上邊一箇中國婦女正拿著你的照片找你呢!”
四、 重返白樺林
二十年的彼此隔絕,使得中國和蘇聯成了彼此最熟悉然而又最陌生的鄰邦。長時間積累下的猜忌、防範,乃至敵意,更是像一把無形的大鎖,禁錮著兩國交往的大門。老一輩留學生在蘇聯人民心中播撒的友情,成為開啟信任之門的鑰匙。
第十五章 共和國永遠銘記
我只想用有限的筆力和有限的篇幅,描繪我所隨意採訪到的,或赫赫有名、或默默無聞、但同樣散發著人格光輝的人物,如同隨意擷取幾個零星的水珠,藉以折射出整個海洋的寬厚和偉大。
一、 國之棟樑
與二三十年代留學蘇聯的前人相比,這批被稱為“第三代領導人”的領導集體固然很少經歷過革命戰爭的血雨腥風。然而,他們卻以其優雅、謙和、持重的人格魅力,塑造了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全新形象。
二、 敢向滄海縛蛟龍
考察船就像一片落在狂風巨浪中的樹葉,時而被拋到波峰,整條船懸在空中,螺旋槳都露出了水面;時而被大浪埋進浪谷,整個船沒入水中,如同潛水艇一樣。
三、 託舉中華騰飛的翅膀
在試車現場,錢學森激動地說:“我國大型液體火箭發動機克服了不穩定燃燒問題,標誌著我國大型液體火箭發動機技術從此進入了自由王國!”
四、 築起新的長城
五六十年代的軍事留學生,接受了蘇聯完整的、正規的軍事教育。不論其學習的系統性,還是專業的針對性,都是前人所無法比擬的。隨著他們的成長,我軍在軍事指揮、技術裝備、後勤保障等方面有了質的飛躍;同時,一大批年輕化、專業化的軍事將領脫穎而出,成為我軍正規化、現代化建設的骨幹。
五、 獻身地質事業無上光榮
朱訓在報到時才發現這是一個誤會。用人部門求賢心切,發生了“張冠李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