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部分(第2/4 頁)
討個女人生個娃子,這東西可傳萬世。絕對是家中最好的傳家寶,武者的巔峰之寶呀。
“叔寶兄!”王霸長身一禮。
秦瓊如何不懂這其中的意思,王霸心動了。別說是王霸,在座的人誰不心動。
但這話,秦瓊卻不好再說了,他已經作足了戲碼。
“老孃答應你了,大唐拿下倭島之日。給你一把與二刀那一樣的,鍍了金的。老孃在秦王庫房之中見到還有把把,二刀你們也多下些功夫,到時候也有一把鍍了金的,再給你們弄一把真正的殺人利器,五郎降羅藝時那大件的。”
“倭島!……”王霸的人還有二刀等遊俠的眼睛都眯起來了,倭島這就是一個大獵物呀,獵到之後收益巨大,要名有名,有利有利,有爵位也有,而且還有這神兵。
李靖一直都默不作聲,慢條絲理的品著酒。心說倭島你們被這些連本將都感覺麻煩的傢伙盯上,某就套用秦王的一句話。某同情你們!(未完待續。。)
ps: 明天是週日,可能要出門。所以不敢說加更。
下週,從週一開始,連續五天加更。
感謝大夥的支援。
第607節 賠錢的買賣【求月票】
在李靖與秦瓊帶著一幫悍匪討論如何在倭島大幹一翻之時,李元興沒有立即回長安,而是又到了涇河邊上。
很巧的是,崔君肅竟然帶著高白楊還有幾個商人在準備過涇河大橋。
此時大橋封路,只能從北向南,不能從南向北。
大橋的寬度沒有路寬,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縱然李春是位修橋大師,可他也不可能用石頭以及極少量的水泥修出一條寬有三十丈的橋來,所以涇河橋也是李元興這條直道上的一個瓶頸。
但那怕是瓶頸,也增加了巨量的運力。
涇河橋專門安排了一位官員,以及幾個小吏。
這官員的品階是流外,至於是流外九品中的那一品李元興沒有關係,正常九品之下的流外級別實在太低了,李元興身旁的近衛軍都是從九品的校尉了。
可就是這麼一個小官,卻擋住了戶部尚書的車馬。
李元興遠遠的看著這一幕,真是心生感懷呀。
特權不是用在這裡的,一個遵守本份的朝廷大員,讓李元興由衷的尊敬。
“崔尚書!”李元興親自走到了崔君肅的馬車旁。
“秦王殿下安好!”
崔君肅施禮之後走下了馬車,視線還望著那連綿不斷的車隊。
崔君肅如果要過橋,至少會影響到這裡五百至一千輛車過橋,按照涇河橋管事的說法,每半個時辰南往北放行一刻鐘。而這個放行也僅僅是給空出一個車道罷了,讓南往北的車子排成長隊單排過橋。
“一萬輛馬車,五萬輛人力板車,殿下可否告之,這運的是什麼?”
“菜,給長安百姓過冬的菜。總不能說耀州的奴隸都在冬天裡天天有菜吃,長安的百姓沒有,我這個秦王會被人罵的!”李元興笑著回答著。
馬車的運力在有了實心橡膠車輪,以及注油軸承。
最大的一個改進是,將原本的單軸雙輪。改成了四輪雙軸。馬背上不吃力了。
馬僅僅就是一個拉力,載重量按大唐新制就是四噸,按現代的計算方式,差不多就是二噸七左右。
而更大的。雙馬。甚至四馬的。卻可以拉到唐制的七噸,至十六噸的重量。
只是這樣的大馬車僅在耀州臨時運輸大件精鋼物件物到。
耀州到長安的路上,最多的還是單馬四輪。實際裝唐制三噸貨,加再一百斤水,以及幾十斤草料,還有精豆餅的單馬四輪馬車。
然後就是單人最大載重五百斤的板車,用的是皮帶傳動的三輪車。
僅這個三輪車,就讓無數的眼熱了,在大唐誰見過精鋼製作的車子,鋼製的鏈條。雖然看著簡單,這東西放在一年前,這一輛三輪車就敢在長安城要價三四百貫錢。
裝了三百五十斤,加上自己的乾糧與水。
時速大約在每小時十五公里,這些騎三輪車的民夫,一百人一隊,隊中備有一輛專業緊急修理三輪車的,裝有大量零件與工具的修理車。
天不亮就出發,中午的時候已經到了涇陽。
“五步,馬車間隔五步。”有人在橋上喊著。
很有節奏,很有順序,排著隊快速的透過涇河石橋。
崔君肅側過頭問李元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