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部分(第3/4 頁)
信用貨幣,這東西虛發會有多恐怖。武曌不敢說這個,李元興也是絕對不會說的。
正說著,皇宮大殿前廣場又有一排燈亮了,一個個用墨汁編上號的石頭給擺在空地上。這下連長孫皇后都從後宮出來了,她也研究過這原石,打算親自來選上一塊。
“女賓先,一刻鐘。”有太監高喊著。
“明月,走,看賭石去。”
正在聽高公公狂吹大殿有多神奇的商人們也趕緊告罪,全部往前方塊聚集。
男女自然不能混亂著在石頭推裡搶石頭的,女賓先挑。
很快,有太監高喊:“廣平郡王妃,選石三三六二號,重八斤四兩。按昨日長安金價市值,取整!折一千一百六十三貫!”
許多人看著清楚,這位年齡大約有三十多歲的貴婦,從袖子裡拿出一疊紙片。那是類似於後世支票的東西,只看到一疊全是千貫的,可見這位真是來拼了老本想有一塊珍品的。
旁邊就有設的電報,當下就發電詢問錢莊,將上面的編號,存錢的名字一核對。
“莊票無誤,收票一千貫,一兩重大銀幣一百六十三枚。”太監在一旁高喊,旁邊就有錢莊的人負責記錄,這一張莊票已經換了主人。
“您是現場開,還是拿回去開!”
“就在這裡開!”廣平郡王妃大聲的說著,她在昨天就透過自己的關係買到一份玉珍兒的辨石要訣,而且也打聽到了,這些石頭的出寶率高達四成,出玉率達到近八成,她就不相信自己會運氣與眼光都差到極致了。
不但宮中的玉匠,就連長安城的玉匠都叫來了幾十人。
無論是手工的,還是用打磨機的,遠處棚下卻是密集的開石之聲。(未完待續。。)
ps: 第一更
第713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 三
密集的開石之聲,在許多貴族的耳朵裡卻是顯得那麼的悅耳,這裡不是採石場,這每一塊石頭都可能變成珍寶。
李二的椅子擺在第二段臺階上,這一段有距離平地有十八個臺階。
手上把玩著兩個木片。
一塊是原先宮的檀木,多用於製作寶貝的盒子,價值算是珍貴,但遠不如黃金的價格。這些是從湖廣一帶運來的,依當時的運力還沒有辦法從印度等南洋進貨木材。
其實依後世的分類,大唐皇宮原有的,一是大葉檀木,但更多的卻是檀香木。
這與小葉紫檀還是有些區別的。
李二拿這兩塊木片,不是懷疑李元興在木頭的價值上騙他,只是在分辨其中的區別。李二在依著一個大唐貴族的感覺來用自己的眼光分辨其價值的差異。
正如許多貴族用他們的眼光去分辨,珍寶級翡翠與普通珍寶級玉石的級別。還有普通的翡翠與普通玉石的價效比。
李元興似乎又在說什麼?
因為李二注意到許多貴族都圍在李元興的身旁,反倒把挑石頭的機會給了自家的女人。
“蕭老,聽說你們蘭陵種下低桑十萬畝,只賣生絲,不作錦?”
“秦王殿下說的是,務農家中晚輩還行。桑園管的不錯,殿下給了育蠶經族中無論是嫡男、嫡女都是要求能夠背下,並且熟練的。今天春天的生絲不錯,夏天雖然差些。但相信在冬蠶必有突破。不敢說能上等上春蠶絲相比,卻也敢與天下名絲一比高下。”
蕭姓老者語氣一轉:“只是這錦,卻不是有了織機就有錦,這織工我蕭家勉強有那麼幾人,也不當事。只賣生絲收益卻是不低,藝不在博,而在精!”
“好,一個貴在精。蕭家的生絲今年確實是極佳的!”有人在旁邊稱讚著。
李元興笑問道:“秋蠶可預計有多少,可有估價。本王預買十噸如何?”
“殿下要,自然當是要給您預留的。保證十噸不會少一兩。”
李元興輕輕的搖了搖頭:“本王聽聞。市面上生絲上市之時,商人們已經將許多蠶園的門檻踩的低了幾寸,如果訂下一個價格,一個預計的產量。那麼是否現在就可以交易生絲了呢?”
眾商人都緩過神來。這等於是包園。
可包園卻有風險。
當下有一個商人得到允許之後說道:“殿下。這包園有風險。萬一出了一點閃失。都是大損失,尋常的錦坊經不起這樣的閃失。”
李元興微微的點了點頭:“蕭家今年為秋絲借了多少銀錢?”
“借了一十六萬貫,用的是六萬畝桑園以及家中幾座宅子作的抵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