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部分(第3/4 頁)
情還是要幹些的。皇兄,我要作一些安排與調整。”
“五郎儘管去作!”李二是支援李元興的。
“馮公。速調任你馮家戴智。先精銳隊正十人去天策上將府受訓。”李元興對馮盎說完。立即轉頭對負責記錄的書吏說道:“記錄,調秦王府衛士,近衛忠仁赴天策府準備受罰。著倭人十位隊正,並招集倭勇士五百人,為海軍陸戰隊。著丹東海兵中朗將李鯊,挑選優秀船長五人,炮手二十人,赴天策上將府受訓。著,右武衛程懷亮,耀州受訓。調天策赤血衛裴承光回長安,領悟海軍陸戰衛!”
李元興下完命令,書吏捧著讓李元興又看了一眼,沒有錯誤。然後雙手捧著李二面前,這樣的命令怎麼也要讓李二過目的。
李二看過之後,只是淡淡的說了一句:“五郎,海軍陸戰衛,編制怎麼走!”
“歸兵部。皇兄以為如何?”
“暫時歸皇家親衛吧,調左右監門衛與海軍陸戰衛暫時天策府統領,長安城雖然大了些,但光是看門的就那麼多精銳之士,多少有些浪費。長安城的衛兵,交歸京兆府衛兵了,千牛衛如果有必要,五郎也可以派出邊疆作戰。禁軍從此改為羽林軍次衛守護,一年時間,完成替換。”李二也在調整著戰略佈局。
長安城現在兵太多了,打仗的兵源倒是不足了。
羽林的戰力可以說是一個傳奇,遼東之戰,羽林橫掃三千里,竟然無一人傷,更不要說死亡了。
李元興的羽林軍正式成員極少。最多的就是羽林次衛,就是羽林軍的備選或者是前期訓練營人,這部分人的戰力,至少可以一當十,面對高句麗普通士兵,一千人敢打十萬人。這才是大唐最精銳的部隊。
禁軍四衛,已經十年了,這些人太久沒有上過戰場了。
他們,已經不是最強。
李元興點了點頭,這些全是上過戰場的老兵,就是將來不送到戰場,老帶新,也能起到極大的作用,這個人情他落了。
“馮公,明年六月,一千八百料戰艦,我要五十條。”
“一定完工!”馮盎沒二話就答應下來了。
李元興沒有說開戰,但這一切的舉動,就在為開戰作準備了。
“淮南李都督,四千料戰船二十條。”李元興又問李神通,這可是把李神通難住了。思量再三後,李神通說道:“要看馮公能不能給我多提供一些木料,我淮南的木料不了好船。可是馮公也有五十條船要造,秦王殿下這次讓某為難了。”
有話直說,比起繞圈子實在多了。
“劍南道,造船用的木料。你們可以提供多少?”
“全力提供!”劍南道總督沒有半點猶豫。“劍南道自八個月之前,已經用油泡樟木十萬方,殿下如果需要,可以隨時起運。”
劍南道很給力呀,或許是因為李元興對大唐改造了許多,卻唯獨沒有對劍道作過什麼大事。劍南道,就是蜀地,蜀道難成了為制約劍南道發展的一個硬傷。
“其實,明月她一直想在利州建一座鋼廠。只是長安這邊生產的鍊鋼機器根本沒有辦法運進去。飛舟的起飛重量,就算只帶一件裝置,都是超重的。有些還是不能拆開,必須整體運過去。這樣吧,新飛舟試飛的時候,利州那裡準備一下,建一座鋼廠,先把利州到成都的鐵路給修上。”
“劍南道,全道上下,無論官商必將全力以赴!”
打能蜀中到的路,可以說從漢末就開始了,只是一直都沒有一條真正的好路。蜀人作夢都想有一條快速的道路,可以讓他們把貨物運出來,或者把長安的貨物運進去。
“恩,長安到梁州這一段,先修著。最後,梁州到利州,怕是要用人命填了!”
“這一段,我劍南道負責!”劍南道總督眼神之中是決絕,這一段就是後世漢中到廣元的一段,這一段雖然不是山高水深,可卻是最容易出現滑坡的地段。要加固,可開路的時候,很容易出現滑坡而造成大量的人員死亡。
所以李元興才說,這是拿人拿去填的。
“老高,你先別發狠。長安到梁州,三百里山路,秦嶺山中你當容易嗎?”山南道總督看到氣氛有些凝重,笑著說了一句。
“不容易,花錢多些沒有什麼,不會有太多傷亡就是了。路線已經設計好了,全長二百七十九,其中九成五,本王要作一個鑽地龍,開山洞二百五十里,一口氣打通開過去。能一日洛陽,就能一日成都!”
卟通一下,劍南道總督給李元興跪下了:“某代蜀中百姓謝殿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