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部分(第2/4 頁)
笑了:“看到霸王自刎,很悲情吧。”
“是,是!”禁衛有些尷尬。
李二揮手準備示意禁衛出去,想了想之後說道:“招候君集過來!”禁衛施禮退下。
候君集到,他完全被那電影所吸引,嘴裡還一直唸唸有詞,似乎霸王之死對他影響是極大的。可看到李二所在這個包廂竟然連窗簾都拉上了,心頭一緊,施禮之後坐下下首的位置上。
李二衝著李元興點了點頭,李元興說道:“候將軍,你需要出兵了。兵發遼東,在幽州修整,三月十五之前趕到建安以北五百里,那裡有個不大不小的城,清除之後依李尚書的安排向東突進,當然具體的作戰安排,戰前必然會有會議。”
“末將定當讓高句麗知道大唐軍威!”
“沒有補給!”李元興強調了一句。
候君集卻沒有絲毫的猶豫:“末將必可完成作戰任務。”
李二很滿意候君集這個態度,看來上一次收拾候君集是正確的,至少讓候君集的心態有了非常巨大的改變。
李元興從身邊的公文包裡拿出一個袋子,裡面又有許多個小袋子。
先是拿出一個標有一袋子,裡面其實是竹筒。那種壁厚很薄的竹筒,已經發黃了。顯然是被火烤過的,上下各纏了輕輕的兩圈麻繩。
“一刀劈開,這是鹹的。”
兩人試了一下,很重。然後用隨身障刀劈開,裡面卻是乾硬的一個柱體。
“這是玉米制作的,加了少許的豬油,少許的花生油,還有些糖,鹽、水之類的。這一塊足夠一個成年人一天了,這東西全吃到肚子裡再喝水,漲也漲死了。遇水可彭大多倍,在沒有後方補給的情況下,可以堅持幾天?”
李元興說完,又拿出一個編號為二的:“這是甜的。”
然後,李元興還有奶粉餅,以及飴糖。
“十五天!”候君集給了一個自己非常有信心的答案來。
李孝恭這時問李元興:“五郎準備了多少?”
李元興哈哈一笑:“我有半年都沒有作糖的生意,分的我的鹽一兩也沒有賣出去。玉米的產量有多大,可我耀州的糧倉還幫著長安城承擔了八十萬擔的糧食,孝恭兄說我有多少?足足半年的產量。”
李元興對打高句麗下了多大的功夫呀。
這根本已經不是普通的一個大唐官員可以想像到的數量,從武器,到後勤,再到戰術佈置,可以說從樂民園開園那天起,李元興就是每天計劃著去打高句麗。
候君集單膝一跪,單手捧起手上障刀:“如戰敗,某自領死!”
“盡……”李元興說想盡心就好,畢竟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李二卻伸手按在候君集的刀鞘上:“盡其所能,力破高句麗!”
李元興很想對李二說,候君集這一路最難,因為他的路線全是山區,只能靠兩條腿行動,馬最多就是負責拉物資了,根本就沒有半點可能作為騎兵出戰,所以候君集這一路只是增加成功率的備用方案。
李元興這才一把拉開了窗簾,外面的電影正在到了那曲最傷感的歌曲,然後虞姬自殺。看著這一幕,李元興笑著說道:“項羽不死才是奇蹟,他只是一個將軍,一個擁有極高武力的將軍罷了,他被稱為霸王,可惜他卻沒有王者之才!倒是一位響噹噹的英雄!”
聽李元興點評項羽,李二輕輕的拍了拍手。(未完待續。。)
ps: 今天還有加更。
第622節 每逢喜慶必見血【第二更了】
項羽,一個非常傳奇的英雄,李二是一個成功者。只有成功才會說出不以成功論英雄的話來,失敗者永遠不會去說所謂的不以成敗論英雄。
第二場電影開始之間,卻一場象徵著喜慶的鑼鼓。
看著那飛舞的紅色絲帶,李二突然問道:“五郎,為兄回想這一年多時間裡。似乎每次有什麼慶典,五郎你都會多多少少搞些事情。”
“慶典多好呀,當所有人的視線都集中在慶典的時候,自然就不會有人注意臣弟幹過些什麼。”李元興笑呵呵的說著。
“紅色,一定是血染紅的!”李二笑著應了一句。
要殺人嗎?
別說是候君集,就是李孝恭都感覺到背後一陣發冷,現在仔細想一想李元興來到大唐這一半多快兩年,每次遇到慶典的時候就會有人因為他而死,連他大婚這麼重要的日子,都屠了和尚廟。
普天之下,再無第二個。
李元興輕輕的揉了揉了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