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部分(第3/4 頁)
度呢。
李長英卻笑問道:“你說呢?”
“自然是管用的,殿下的東西,肯定沒有差的。”王語煙自己也笑了。
絲襪,內衣,自然是不用去試了。看好型號後,挑選可用的型號就行了,而且似乎還可以調節內衣的大小。王語煙沒有動這些,而是封裝起來:“這些,回到秦王莊再分好了,總不能讓其他姐妹認為我們先把好的挑用了!”
“自然是這樣。”李長英也贊同這樣說法。
鄭秀嫣卻翻出一雙長靴子:“好漂亮,比咱們莊裡的手藝好千百倍。這皮子好軟,金飾好漂亮,還有這個細金鍊,真不知道多手巧的工匠才能打造出來的。”
靴子、髮卡、化妝品、皮包、手袋。竟然還有高根鞋,以及機械金錶!(未完待續。。)
ps: 求月票。
求不要掉出前十。
第396節 百善孝為先【暈,次序搞反了】
甜味!可能是大唐人許多人一年都未必有機會品嚐到的味道。
糖,在大唐絕對是奢侈品,在肚皮的溫飽都沒有完全解決的情況下,讓舌頭有享受的機會,絕對是極少數人才能夠享受的奢侈生活。
李二帶著一千多斤的金瓜回長安的時候,甚至有許多宮中的太監都在私下向管理御廚的總管太監打聽,這金瓜分到他們主子的宮中會有多少,什麼時候會分配。
特別是那幾十個只有一斤大小,精緻又漂亮小金瓜。
李二命令司農寺的人去查問過,真正要等南瓜收成要到夏天了,現在成熟的這些,一來是品種就是早熟的,二來是原本在暖房之中就成苗,甚至還有些已經是掛了果了,移出來自然是一兩月時間就完全成熟了。
當晚,崔瑩瑩用小銀勺將一久南瓜放在嘴裡,滿意的點了點頭:“真甜,果真是這見了光的比暖房之中更甜!”
李麗苑也吃了一口,卻沒有提南瓜之事:“今個卻是有些亂了,見了那些妃嬪們卻是不知道禮節了。按這個規矩來說,要是真正皇家大宴,那我們坐在那裡?”
李麗苑問的是身份等階的問題。
自從李元興那工匠、軍卒分等階之後,大唐的各層面上的等階分的更加的森嚴了。
秦王側妃,與皇宮之中四妃相比,應該是低半等。比起才人之類,肯定是高了。但與九嬪相比。是高是低,卻讓李麗苑摸不清頭腦。
崔瑩瑩擦了擦嘴後,不緊不慢的說道:“是咱們秦王身份高貴,我等才有高貴身份。普通的親王自然是不如的,但我們至少與九嬪身份相當,甚至更高一些。面子上,擺成一樣,卻也是我們大度!”
別外兩女也點頭稱是,她們並不認為自己的身份會低。
次日,長安七成以上的報紙。但凡是與官家有所聯絡的都在頭版頭條以孝感動天為標題。請大儒、名士寫了評。
以孝為題。
六皇子李愔少時頑劣,百善孝為先,縱然有些許頑劣,卻是本心向善。可成大器也!
然後以大唐報這樣的官方報紙發出公告。長安一百零八坊間。各坊選出至孝之人一名,孝德之人十名,朱雀門午時賜賞。
誰孝、誰不孝!
鄰里之間自有公論。公認的孝子不用選,百姓們眼睛是雪亮了。大唐初年民風純樸,還沒有誰幹出那種開著賓士冒充窮苦之人領低保的事情。
“老槐街甲字十三號,胡家二郎,長兄從軍後,照顧病癱臥床老母八年整,老母依然健在,身無臥瘡。大孝!長樂坊眾老一致公推,長樂坊至孝第一人。以下,列出孝子、孝女、孝媳三十三人,請眾鄰里公推!”
一位七十多歲的老者,在自己所住的坊間大聲的宣佈著。
坊官站在一旁,這樣的事情由坊間宿老來處理,遠比他這個官方更合適。
而且宿老推薦,就算有什麼偏失,百姓們也多會體諒。
披紅、遊街。
前面抬著的就是那個巨大的二百零二斤的南瓜,後面跟著的是九十七名至孝之人。一百零八坊,因為有幾坊原是窮苦的貧民區,現在被李元興給拆了。人都已經搬走,有的去了秦王長安縣,也有的去了耀州。
東西兩市,是市集,所以不參評。
長安城東南曲江池佔了兩坊地,所以實際被評出的,只有九十七人。
孝子游街,本就是一件大善之事,有數百名士作詩留文。
朱雀門前,李二手捧著一把長刀在李淵面前躬身一禮:“皇兒與朕共謝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