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第3/4 頁)
“少林寺棍僧,助我皇兄之事。確實是大功一件,本王也可請加賞,甚至可以給予一個大唐皇帝少林寺的稱號。”
“謝殿下!”
“先別謝我,這有賞也有要罰,有些寺廟,道觀,戒律不嚴。無論僧道,一律要罰。再者說,戰亂之時,大量年輕女子入道觀,入寺廟。戰後許多人卻是一妻難求,本王認為,適當還俗吧!”李元興說到這裡的時候,語氣緩和了下來。
啊!原來如此!
慈苦大和尚心中恍然,原來是這個原因。長安現在戰後,兵多、勞多。這些全是壯男,反倒是適嫁的女子相對就少了太多了。
這個,可以作出讓步。
“殿下仁厚,老納以為,二十歲以下的女尼除佛法精通者,其餘可還俗!”
“何為精通!”李元興追問了一句。
慈苦和尚說了十幾種經書的名字,李元興搖了搖頭:“本王記不下,不如有勞大師再寫下來。也不要說精通,只要真正是用心理佛的,並不強迫還俗,只是這年齡再放寬一些,三十歲如何。本王也責令道門按這個年齡去辦!”
既然秦王殿下退讓了一步,老和尚也要再讓的。
很快,慈苦和尚又寫了十幾本經書的名稱,李元興看過之後說道:“其實真心能讀懂兩三本的,就是有心向佛了,佛家經典也是博大精深。總不能要求每個僧人都是得道高僧,所以貴精不貴多。”
“殿下所言極是!”
慈苦老和尚已經感覺,自己這個讓步已經讓秦王滿意了,所以也算是給了自己一個臺階。
“那就這麼說了,懂三本就是有心向佛,懂七本就是心中已經有佛,這些全懂了,自然就是有為僧眾了。”
“正如殿下所言,佛法博大精深,自然是難以全通。但既身為佛門弟子,自然是要學習佛法,如果真正一無所知,也不配稱為佛門弟子了。”慈苦大師雙手合什,高呼一聲佛號,大讚秦王殿下睿智。
李元興滿意的點了點頭:“既然如此,慈苦大師就將剛才的話寫下來。大師有這樣的覺悟,本王非常高興。今日,也要讓袁老道給本王一個說法,道觀女道,數量不比佛門女尼少,自然也要有個標準的。”
既然李元興一視同仁,慈苦大師那句話自認也沒有什麼問題,當場就寫了下來。
慈苦今天是來寫字的,在李元興的書桌上,寫了滿滿十幾張紙。李元興贈送了幾盒上好的茶葉,並且親自將慈苦送出秦王莊大門。
看著慈苦離開,李元興一回身就對白二娃說道:“叫袁天師來見本王!”說罷,大步向自己的書房走去。正在大會客廳與一個大和尚比試茶道的袁天道看到白二娃親自來找自己,不用白二娃開口,就知道秦王肯定是有事要折騰自己了。
帶著一絲沒有把那大和尚在茶道上折服的遺憾,袁天罡進了秦王小會客廳。
多餘的人退離之後,李元興直接就開口了:“本王不和你廢話,把長安城周圍五百里所有的道觀清一遍,真正的道士留下,混日子的全部趕出去。三十歲以下女道,還俗九成九,沒有理由,這是命令!”
“既然殿下這是命令,貧道自然是要遵守的!”
“順便將那些煉丹有名氣,有些水平的給本王集中起來,本王傳他們一個真正的丹學大道,真正有才能的自然是會出頭,為本王,也為大唐作些實用的事情來。其中點石化糧的丹術,可讓畝產增產五成,袁老道你看著辦吧!”
說是不給理由,李元興還是給了一個非常大的理由。
對於道家,李元興傳的是大道,袁天罡相信佛道之爭不出幾年就是一個笑話了。(未完待續。。)
ps: 上一章節中,真正有一個超級**ug。
伍斌是獨臂,竟然寫了他雙手將刀放在刀架上。
其實,就是想寫,他對這把刀的感情,無論是武者對刀,還是屬下對秦王。
第247節 納徵【第一更】
【更的晚了些,抱歉】
收拾道觀那些假道士們,袁天罡不會說半個不字。
貴精不貴多,要想日後能和佛門一爭,除了秦王殿下的幫助之外,自身也要過硬。
長安縣,本王明天親自處理,其餘的地方老袁來辦,各州縣自然會出人配合。能回家就讓回家,沒有家的來秦王莊,本王給他們一份活計。不要怕那些個奸滑之輩,本王有數不清的方法收拾他們。
“自當如此!”袁天罡很嚴肅的點了點頭。
正當李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