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部分(第3/4 頁)
了。不僅僅是糧食。還有大量的軍械。所以補給成了制約眼下對外擴張的一個重點。
“皇兄。臣弟遠行美洲。三千噸載重的船上,光是煤就拉了八百噸。那條船的消耗是,每五百斤煤、每小時、三十五里的速度。這是最節約的一種速度了。船小些,煤的消耗也自然小一些,當然船上本身的載重就不算大。”
李二知道美洲的事情,往那邊去的艦隊,最小也是一千三百噸載重,至少是十條船組隊,其中有兩條船純粹就是裝煤的船,就這樣算來,按十條總量一萬三千噸來計算,再扣除船員的吃喝用度,實際的貨物載重量,僅僅只有四千噸不到。
如果不是美洲那裡有巨大的利益,否則這條線路根本就沒有人跑。
“五郎的意思是?”
“南洋,只需要一兩百噸煤就夠了,那怕遇上一些意外快沒有煤了,五十噸煤也足夠讓任何一條船開到可以加煤的港口。可無邊的大海之中,去那裡加煤呢?他們想直接去歐洲,別說是歐洲了,能繞過非洲還有煤,那就可以笑了。”
武曌給李元興的計算是,那條三千噸載重的船,不要吃喝用,全裝上煤,也不一定能夠開到歐洲去。
當年歐洲大航海時代,用的是風帆,只需要帶糧食就足夠了。
武曌抱著一卷地圖來到了李二面前:“皇兄,這是元興計劃的加煤港,先把這個完成了,才有可能進行全球入侵。至於說西域那邊,蠶食是唯一的辦法,就是慢慢的讓我們的牧場,莊稼往西邊走,一點點的佔領。”
李二認同武曌的說法:“大唐現在的軍馬數量還是太少了,是需要修養了。”
吐番、吐谷渾、西突厥。此時在李二眼中,還是荒涼之地,那裡早佔與晚佔,也沒有什麼太大的意外。
突然,李嵐姍站了起來,看了看李元興,然後來到李二面前淺淺的施了一禮。這個動作卻是讓李二有一種極不好感覺,而且從李元興的眼神之中,李二感覺到李元興也不知道李嵐姍要說什麼。
可李嵐姍的眼神,當真讓人不安呀。
“皇兄,嵐月想請旨。代元興與明月請旨,到夏島上住一段時間。”
李二當下就想問:為什麼?
可李二卻沒有這麼問,而是把視線轉到了李元興身上:“五郎也是這個意思嗎?”
李元興沒有立即回答,他當真是在思考,思考自己如何回答這個問題。李嵐姍的意思李元興懂,縱然李嵐姍事先沒有和李元興商量過,李元興也能夠理解李嵐姍的意思,眼下當真是逼到這份上。
思考再三,李元興點了點頭:“臣弟也有這個意思!”
李二伸出三根手指。
此時,無論是長孫皇后,還是各位王妃都沒有說話,這個時候是大唐皇帝與大唐秦王之間的事情。
“三個條件。五郎你不能留下天策上將印,大唐需要你的時候,你還是要回來的。然後就是你不能躲起來讓為兄找不到。第三個條件,三年為限!”
李元興點了點頭。
李二也點了點頭,又補充了一句:“等朕親征回來,才能走。”
李元興沒有拒絕,也不能拒絕。
原本想談的話題被李嵐姍這麼一個意外的請求完全打斷了,任誰都可以看出,秦王李元興這是要避世呀。李元興根本就不在乎這個秦王的爵位,也不在乎什麼是天策上將。總是要有事情讓他來調節,總是為了世家、權貴之間的利益周旋,似乎這位秦王厭煩了。
幾位王妃也不知道這個是好,還是壞。
要說壞,也不可能壞到什麼程度,誰說秦王避世就能就威勢不在呢。大唐對秦王死忠的,願意拼命的何止數萬人。
“朕,決定暫時代五郎,作這個天策上將!”李二知道這個權力不可能讓任何拿了去,李元興不在長安,他代管,卻沒有說收回。他說過,只要李元興活著,就永遠是大唐的秦王,天下萬萬之上。
說要走,也不可能馬上就走。
正好李二親征這段時間,武曌有足夠的時間作準備。
南美的木材,長安的鋼材,水泥,還有各種物資先往夏威夷那裡運。再堆上幾萬噸上等的優質煤備用,然後就是糧食,建一個新的秦王府。再把那座華麗的別院拆了搬過去,這都需要時間,人力,物力。
訊息根本就沒有封鎖,當天下午,秦瓊、李靖就來到秦王府。
“五郎,這是為何?”
“嵐姍提出這個想法的時候,也當真是嚇了我一跳。可轉念一起,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