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部分(第3/4 頁)
也有區分,瑪雅人是我華夏同族,縱然不是大唐人,但也要比其他人高貴些。這一點各位有何意見?”
“依禮部的意見,瑪雅人等同於大唐人。但無才無學者,自然要低半等。大唐傳授知識,瑪雅人要學習,自然是可行的。印加人低半等,因為他們有學術上不如瑪雅人。往北的各民族,等同於印加人!”
大唐這些權貴,顯然已經給外族劃分了等級。
瑪雅人被承認,除了查證過當真是商末移居海外的華夏之外,真正讓他們在大唐擁有地位的,是他們高超的算學,高明的天文學,以及建築、造船等。
再下來,突厥、靺鞨、新羅、倭人、百濟、高句麗等,排在與印加人同等地位,可也有小區別,突厥人絕對高於倭人,倭人高於高句麗人之類。
李元興從來沒有細問過。
在百官看來,秦王眼中,異族只分三類。
一類就是大唐的兄弟,一類是大唐的跟班,一類就是大唐的豬羊!(未完待續。。)
第865節 精神
李元興講了殖民。
血淋淋,殘忍的殖民。
正如李元興所說的,不會幹那種當了婊子又立牌坊的事情。入侵就是入侵,沒有任何的掩飾。就算需要掩飾也是寫在報紙上,也在對長安的普通百姓去說的。
在這裡坐著的,每一個都是禽獸!
不過,李元興突然笑了:“當然了,還有一件事情要作。這件事情,自然是要勞煩工部、禮部、刑部、吏部、戶部、兵部了!”
許多人都笑了,秦王李元興可以直接說六部,卻是講六部的名字完整的唸了一遍。
李元興卻不是白念這些的:“作為工部的,自然要以天下工匠為主。給異族百姓一個學習的機會,讓他們也有機會在大唐掙到一些工錢。所以,大唐自然是需要一個優秀的,肯苦幹的工種了。”
“橋樑學,是大唐工部的巔峰之作。修橋修路,自然都是極出色的大匠,能給那些異邦的小民一些跟著這些大匠學習的機會,這是大唐的恩賜。想來幾年前,作學徒的那一個不是從打雜幹起呢,所以背沙石也是橋樑的基礎!”
一名工部的侍郎理直氣壯的說著。
要知道,工部現在註冊在案的路橋工,就有七十萬人,其中外族就佔了六十萬。
點一句就夠了,李元興沒有必要去一一說法。
不過,李元興卻學了一句流傳於世的經典。
“我們大唐是去讓蠻夷學習文明的,這才是大唐百姓需要知道的。也是我等需要非常認真去理解的。那怕裡子爛成渣了。面子也要是全新的!”
是粉飾太平嗎?
不,是給刀帶一個溫柔點的裝飾。
李元興沒有解釋這句話,在場的無一不是玩手段的高手,縱然每個人的理解不同,但也知道李元興的意思了。
世界地圖再一次出現。
李元興用手中的教鞭指到了天竺!
“十年前,大唐的禿驢們是什麼樣的。現在大唐的高僧又是什麼修為。為盛世而讚的才是高僧,其餘的全是禿驢。任何對大唐不利的,不管他信奉的是什麼神,都是妖魔。天竺的禿驢不少,大唐的需要的是高僧!”
李元興劍指之地。就代表著財富。
大唐秦王在長安貴族眼中。最大的特點就是,只要他要打仗,打完之後投入多少,就十倍回報。高句麗之戰。世家們得到的回報是百倍的。
陪著秦王殺入南洋。大唐得到的稅收是貞觀元年的十七倍。世家得到的利,是貞觀元年的十倍。秦王李元興劍指天竺,這在權貴們的眼中。就是李元興指出一塊金礦,眼下只是如何去作了。
“本王以為,近三個月之內,請大唐名僧講經。雖然說,佛傳自天竺,但誰能說青出於藍而不勝於藍呢。只有大唐的高僧才是高僧,其餘的全是禿驢!”
李元興再一次用了高僧與禿驢的說法。
“殿下,怕是不容易吧!”有人表示了懷疑。
李元興笑了:“不,非常的容易。”李元興說完示意將地圖放大,然後指著絲綢之路說道:“這裡是原先的絲綢之路,這條路對於大唐來說已經是雞肋了。要知道步行一年才可以完成一次交易,如果本王把航線圖拿出來,二個月時間就可以完成一次航行。一但大食人失去了交易,那麼他們就會換一種方法!”
“什麼方法?”這一次連李靖都有些動容了。
地圖再一次圍回到天竺:“將這裡變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