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部分(第3/4 頁)
族連一成財富都沒有,
不過好在民間百姓的財富總值還是高於世家的。
李元興想讓大唐發展,可皇家手中沒有錢。百姓不會把命根子、棺材本拿出來。所以只能選擇世家。世家更不可能憑空把錢給李元興。
“以後。或許會有一些意外。但大唐就是大唐,世家未必還是世家!”
李二不解,卻也沒有再問。再問下去意義已經不大。李元興與他這個大唐皇帝與世家博弈已經有兩年多時間了,這場博弈還會再繼續下去,永遠止境。一直到大唐皇族消失為止,而世家,卻永遠也不會消失。
雖然世家永遠不會消失。但皇族與百姓的利益綁在一起的時候,這一股力量就不是世家可以對抗的。
百姓對股市的監督,對於大唐的朝堂,還有整個大商的商圈都是一個巨大的衝擊。
官坊的官員,賬目公開之後,你有什麼問題百姓就會知道。
“國家的家就是百姓的錢,百姓的錢就是國家的錢。大唐亦百姓,百姓亦大唐!”房玄齡如此評價道。
李元興知道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還還不夠。
可能有一個開始已經是極好的事情,至少社會結構還在進步當中。
分封!
周之春秋,唐之戰國嗎?
李元興沒有給過任何人一個回應,他只告訴李二,不用幾年就可以清楚的看到這件事情帶來的巨大好處,不僅僅是對現在的好處,也同樣是對未來的好處。
出海的大名單已經定下,五個船隊分一個批次出發,李元興的主船隊再一次更改,將那些客人不再列入主艦隊之中,主艦隊的任務就是,保護秦王,戰鬥,後勤。
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在太原王家三次出來報上煤礦的賬目之後,股票的價格終於在認購發行價的二點三倍穩住了。而這個時候,長洛鐵路的股票價格已經是初始認購價值的三點七倍還多,接近四倍的價格了。
在距離開市第四十四天夜裡,王及善帶著王家十位族老親自來到了王家商案閣。這裡總管著太原王家,以大家族的投資與收益,這煤礦關乎的可不是那一房,那一支,那一家。是整個王家的利益。
“明天清晨,汾州柴家煤礦股票上市。太上皇已經安排人替他遞上了條子,溢滿一百手。雖說這只是太上皇個人的支援,但柴家的準備比我們詳細多了。聽聞連每天一個礦工吃多少乾飯,挖煤多了會獎勵之類的都會公佈。”
王及善冷著臉把自己知道的訊息報了出來。
有位族老也說道:“某為咱們王家作了五十年的掌櫃,卻是懂一個道理。仁者無敵。柴家供應的飯食花錢了多,對傷殘者的家中也有撫卹。說起來,是低了礦上的利潤,可仁者得民心,仁者走天下。這次柴家上市,某以為,至少五至七個漲停,那怕是每人上限一百手,這也會有許多人連夜排隊。”
“我們王家,這次無論是名聲,還是銀錢的收益都落了下風,必須要有所改進!”
商戰,同樣是位於山西的兩家大煤礦,為了家族的名聲,為了自己的股價,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大唐商戰就要開始。
“小輩有一個提議!”一個年輕的王家子侄在角落裡請求發言。
王及善伸手一指:“如有良策,當賞!”
“族叔,侄兒以為。我們太原王家在代州與幷州之間的那個礦,最近不是得到與朔州、雲州、勝州的軍方合約。除了軍中生火所用,那煮羊毛、燒奶粉所用的煤,九成都是我們王家的,以小侄的心思,看到有這麼大的生意在保著,自然投買的股票年底分紅之時,肯定是有收益了,柴家五至七個漲停這是他們新上市,但是咱們王家要是因為這合同,那怕有兩個漲停,也是值當的。”
年輕的王家子侄一翻話,讓許多老傢伙都陷入了思考當中。
有位族老問道:“這算不算軍中機密之事?”
“不算,軍中買煤沒什麼機密的。而且這是軍中副業,已經不算是軍務了。”王及善給了一個肯定的答覆。
那族老又問道:“那這個算是借軍中的信用給我們王家造勢。”
“這個算,但借一借他們的勢,他們也沒有損失。最多我們王家在春耕多後,搞一次酒肉勞之事,花費不多,也能賺到一些名聲。”
王及善對這個提案的支援,也讓王家開始動了起來。
出巨資,請長安城等出名的報紙加印。
軟廣告,或者說新聞類廣告也是頭一次出現在大唐。
次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