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部分(第3/4 頁)
,後世的說法是,五點五億噸,智利就有兩億噸。
李元興說的這個數字是大唐有能力開採的,海底銅礦大唐在五十年內都難。
天下之銅八億五千萬噸。
原本世間傳聞,大唐秦王殿下知道天下地下所有的事情,現在連有多少銅都知道。武士彠不懷疑,只是這樣的事情他自己也有些緊張,當下就說道:“殿下,銅是官家所管,某打算入宮面聖!”
“也好,順便幫本王帶一封信。”
李元興當下就寫了信,這信與那銅沒有關係,只是告訴李二,如果有空就帶上虞士南等幾位大師級的文豪來秦王莊。如果李二忙,李元興就進長安在皇宮,只是皇宮之中沒有秦王莊這裡清靜。
清靜,代表著的不是真正的安靜,而是閒人少。
當天晚上,李元興也沒有等到長安那邊的回信,洗了一個澡就準備去書房練會字,準備睡覺。這些天裡還有許多世家等著李元興賣給他們開發方案,每一家的情況特殊,李元興給出的時間都是等一個月再來拿。
所以李元興還是打算再看一看世界地理,全球政治等文獻了。
可剛剛走到書房門口,裴喜小跑著過來:“殿下,聖上坐著虞老的馬車來了。”
“啊!”李元興有些意外。可馬上回過身來,立即就往莊門口跑。
那馬車直接進了莊子,關上莊門之後再沒有多餘的人之時李二才下了馬車,一見到李元興就笑了:“五郎這一次藏了什麼寶貝,還這麼小心的。”
“皇兄說笑了,倒也不是怕被人偷了去。只是眼下海外開發的正興,不想為這種事情給打斷了海上的熱情。”李元興說了一句大實話。
進了書房,李二才問道:“是什麼?能讓人對海外的財富不動心。”
書房之中只有六個人,除了李二、李元興之外,就是虞士南,還有他的弟子諸遂良。以及工部尚書的弟弟,小畫聖閻立本!最後一位,李元興不熟悉,但卻也是一位真正的名士,叫歐陽詢,他的《行書千字文》不僅令在大唐,就是往後幾百年,也是名帖。
李元興先拿出一塊地圖來:“爺爺讓明月借我的秦王令圈了三座山。”
“區區三座山罷了。”李二根本就不在乎。
身為大唐太上賢皇,要三座山也是一個事嗎?所以李二不在乎。
李元興開啟盒子拿出一塊石頭:“這東西,不算太珍貴。但卻是三大印石之一,名為雞血石。爺爺原本就喜歡印,自己也刻過印。只是在刻工上與虞老、歐陽先生自然是相差太多了,這雞血石用在印石上,比翡翠不差。”
雞血石最初的使用是在宋代,大唐還沒有人使用過,或者是沒有真正走入上流社會。
什麼是好石頭,四個人就算年輕的兩個都非常清楚。
當下拿一塊條石試了一下刀,虞士南就不願意放手了。
“爺爺這個人,作事情有些徹底。既然找到了雞血石,是絕對不會放過印石第二位的,壽山芙蓉石。這東西有多好,虞老與歐陽先生一試刀自然就知道了。爺爺把這片山封了,這東西會讓文人墨客發狂的。”
好不好,不用李元興再多說,這東西別說虞士南了,就是李二拿在手上試了兩刀都可以感覺到這石頭的不凡。
不但顏色好,而且手感更好。
硬度只有三的石頭,軟石。作為雕刻印章來說,這東西太適合了,不會因為硬石而讓刀功走樣,會更加倍的發揮出書法的力量了。
“最後一種,是上古傳說之中女媧娘娘補天之時,鳳凰蛋所化。所以此石‘無根而璞,無脈可尋’是印石之王者。在爺爺眼中,極品翡翠也不過就是十倍黃金的價格。可極品田黃石,敢要價百倍黃金。當然,這是真正流行了,否則就是鄉間的一塊石頭罷了,無論路人踩過,也未必當這是金子。”
“殿下此言不對!”閻立本竟然開口反駁了。
李元興很感興趣,就是李二都支援閻立本繼續說下去。
“聖上,殿下。一塊金子在田間,路人不知道,也只當是一塊石頭。可什麼為珍貴,何物為珍。想翡翠這種硬玉,大唐初見。可識玉之人誰人會說此物是凡品。田黃現世,三位先生只用刻刀輕劃,傳世之印立現,何不為珍品!”
閻立本畢竟還年輕,自然沒敢把自己與這三位相比。
李二卻是大笑:“說的好,閻卿一筆丹青亦是超凡之作,待賢皇回到長安之後,朕賜你一塊田黃,也讓你的畫作可流傳於世!”
“謝聖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