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王牌節目(第2/3 頁)
著解釋道:“我只是覺得你們的這個影片立意特別好,而且這孩子的經歷也確實很有說服力。《人物誌》也並沒有規定只有那些功成名就的人才能收錄其中,只要是符合時代潮流,順應當下社會觀念的代表人物,都是《人物誌》記錄的物件。”
“符合時代潮流,順應當下社會觀念”……
陳建宇是真沒想到主任會給胡萊這麼高的評價。
他又說道:“可是我們最初是按照體育頻道的路子來編片子的,這個成片無論是時長還是素材夠不上《人物誌》的要求吧?”
這是技術上的問題了,陳建宇已經接受了這部片子將在《人物誌》欄目播放的現實。
“那就再去採訪,重新制作。反正新一期《人物誌》也要在下週三的時候才播出呢。”主任揮揮手,似乎這不是什麼大問題一樣。
雖然重新拍攝、製作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不過那都是手下們加班加點做出來的而已,對他這個做領導的來說,是好大事兒嗎?
無非是多掉一些頭髮而已。
陳建宇把目光在主任鋥光瓦亮的頭頂上稍作停留,就點頭答應了下來:“那我們馬上去聯絡閃星俱樂部。”
※※※
當胡萊又在俱樂部訓練基地看到陳建宇和明顯要龐大一些的攝製團隊之後,非常吃驚。
“不是拍完了嗎,陳哥?”
“啊,是這樣的,小胡……你的節目要改上《人物誌》了。我們臨時調整了一下計劃,想再多拍一些素材。我就想問問你,我們想去東川,去你的學校和家裡拍攝,採訪一下你校隊的教練啊、你父母啊。你看……”
陳建宇話還沒說完,就看到胡萊連忙擺手:“我爸媽不接受採訪的,他們不想出名……”
開玩笑啊!我都得離家出走了才能踢職業足球,現在你們這群媒體記者還要跑去我家裡把攝像機懟在我爸臉上採訪他?你們這是自尋死路!
不行,絕對不行。
在之前的影片採訪中,胡萊並沒有告訴陳建宇他爸爸其實是反對他踢球的,陳建宇現在看到胡萊這態度,倒也沒有懷疑他的解釋。
雖然有很多人總幻想著自己能夠上電視出名,但也確實存在那種不願意拋頭露面的人,畢竟人紅是非多嘛……
“那學校呢?”陳建宇很尊重受訪者,既然受訪者不願意他採訪父母,那就不採訪,同時既然受訪者會在意這個問題,那最好連採訪校隊教練的事情也先找胡萊徵詢一下意見。
胡萊心想李教練應該沒什麼,便點頭答應下來:“你們自己和東川中學聯絡吧。”
陳建宇見胡萊答應了,鬆了口氣——家庭採訪不允許,家庭那一部分的內容基本上就沒了。要是學校再不讓去採訪拍攝,那校園部分也沒了。胡萊在成為職業球員之前就兩個人生經歷,是決定他最終走上職業足球道路的重要因素,都沒了還拍個毛……
“好。那我們先拍你吧。”
胡萊意外:“我的不是都拍了嗎?”
“計劃變了嘛,要補一些鏡頭和採訪。”陳建宇解釋道。
“那陳哥,不再需要我六點過來訓練基地了吧?”胡萊小心翼翼地問。
聞言陳建宇笑了,他連忙擺手:“你放心,那部分鏡頭都拍過了,而且效果很好,並不需要補拍。”
胡萊這才拍拍胸口:“那我先回更衣室換衣服了。”
“好,你去吧。”
陳建宇揮揮手,在他身後的七人攝製組已經開始在訓練場周圍架設機器了。
※※※
胡萊回到更衣室裡,就被韓湘飛摟住了脖子:“喂,胡萊,陳記者叫你啥事兒?是不是通知你節目啥時候播出?”
其他隊友們也都好奇地看向胡萊。
能夠得到安東衛視的影片專訪,上體育頻道的節目,這份待遇可不是人人都有,要說沒人羨慕那是不可能的。
在大家的眾目睽睽下,胡萊搖頭道:“不是,他是來補拍的。”
“補拍?”一群人面面相覷,再把疑惑的目光投向胡萊。“補拍什麼?”
“說是要改上《人物誌》,所以要多拍一些素材……”說到這裡,胡來自己都頓住了。
作為一個安東人,就算不是在省會錦城,而是在東川,他也是聽說過《人物誌》這檔欄目的鼎鼎大名的,畢竟是安東衛視的王牌欄目之一。
各個地方衛視都有自己的拳頭節目和偏好傾向,比如建山衛視和蕭江衛視就更擅長製作綜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