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小子聰明(第2/4 頁)
練的那隊人馬中。
別說是賴澤凱了,就算是其他的隊員們,都對主教練的這個決定感到不可思議。
胡萊才加盟球隊一週,難道就要首發出場了?
這會不會太早了點?
還有人則想到了一個傳言,說胡萊和主教練趙康明是老相識了,最開始他們以為只是無稽之談,現在他們突然就相信了。
因為主教練這做的太明顯了……
沒有感到驚訝的人也有,比如秦林,比如王光偉。
王光偉自然是很瞭解胡萊水平的,對於主教練的安排自然是毫不意外。反正其他幾個前鋒都解決不了問題,那為什麼不讓胡萊試試呢?
秦林沒感到意外,則是因為當初來到閃星之後的第一次訓練,他就感覺到這個叫做胡萊的小子有一些特殊之處。
既然他都能看得出來,那麼沒理由比自己更瞭解胡萊的主教練趙指導看不出來。
※※※
訓練很快開始了,賴澤凱站在場邊盯著球場上的胡萊,他倒要看看這小子有什麼能耐,才來了球隊一個星期,就要打首發了……
看了一會兒,他搖頭。
老實說在沒有防守的情況下,只是讓大家在場上按照要求跑位,他根本看不出胡萊有什麼突出的地方。因為不用躲避防守,不用考慮是否越位,無論是傳接球都無人干擾,就只是按照教練要求傳接球和跑位,毫無難度,任何一個合格的球員都能做到。
哦,是,他前插很積極,他總在嘗試找對方防線的身後空當……可現在場上並沒有防守球員,鬼知道他積極的前插是不是早就越位了,鬼知道他找的是不是真的身後空當?
所以這能看出什麼?什麼都看不出來。
三個進攻套路很快就訓練完了,接下來是在十一人對十一人的比賽中進行實戰練習。
賴澤凱並沒有被選入對手那一隊去,這還正遂了他的願。他想要留在場下,好好看看這小子在比賽中的表現。
助理教練陳墨一聲哨響之後,教學比賽開始。
雖然是教學比賽,但也不可能讓雙方球員全都一板一眼地按照之前訓練的套路來踢,雙方都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做出變化調整,進攻方的套路只要大致是遵循把進攻往邊路發展的原則,具體怎麼發展,是兩腳傳遞之後再分邊,還是多倒幾次再往邊路傳,教練們就不管了。
比如在這次進攻中,右邊後衛張昊拿球嘗試往前帶球,卻遭到了對方前鋒和邊前衛的聯手逼搶,只能把足球橫向傳給斜後方的中後衛李鐵林。
李鐵林接球后再把足球斜向傳給回撤接應自己的後腰馬文一。隨後馬文一把足球傳給回收到中路的喬治·沃特斯,與此同時右邊後衛張昊開始前插。
沃特斯卻並沒有直接把足球傳給前插的張昊,因為對方的防守球員馬上做出了反應,有人頂了上去,盯著張昊,如果沃特斯傳過去,並不會讓球隊的進攻在邊路展開,反而會讓進攻在邊路陷入死衚衕。
這樣的情況下在前面打前鋒的胡萊,沒有一味停在前面舉手要球,等著隊友把足球傳給自己,而是回撤接應隊友。
但他不是直接往回跑,是先往前跑,帶動跟著他的防守球員張曉雷,讓後者以為他是要直接前插,再突然一個急停轉身加速衝回去,接應沃特斯。
這一下頓時讓防守他的張曉雷丟掉了自己的防守目標。
場下有人發出了讚歎的聲音:“跑得漂亮啊……”
顯然,大家都看出來了胡萊這次跑位的聰明之處——不是所有人回撤都會先往前跑再回撤的,很多人都是直接就回望跑去接應隊友了。
接應是接應了,就是意圖太明顯,很容易被對方防守球員看透。就算回撤了,身邊也跟著防守球員,讓隊友怎麼把足球傳給你?
但胡萊這麼先往前兩步,再突然加速回撤,就能騙開防守球員。看起來挺簡單的是不是?可這麼簡單的跑位也不是所有人在比賽中都能施展出來的。甚至很多時候,優秀球員和一般球員的區別就在這些看起來很簡單的跑位和處理球的細節中。
雖然對方肯定還會重新逼上來,但這樣卻已經為回撤球員爭取到了一兩秒鐘無人盯防的時機,只要隊友及時傳來,他就可以從容接球。
也許他接球之後又被對方防守球員貼住了,但剛才拿球的球員卻可以自由跑位,比如跑向防守球員上來所留下的空當呢?球隊的進攻可能就這麼盤活了,而不是像之前那樣,拿球球員面對回撤的隊友和跟著他一起過來的防守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