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第3/4 頁)
馳而去。
山上的天氣就像小孩的臉,說變就變。
剛才還出著太陽,不一會兒烏雲密佈竟然下起滂沱大雨來。
幸好道衍對這山上非常熟悉,七轉八轉的擺脫了神機營的人,帶她找到山上的土地廟避雨。
只是下車的時候因為路滑,宜寧沒踩得穩腳蹬差點摔了。道衍回頭看她,似乎在催促她動作快點。大雨打在身上無比冰冷,宜寧咬牙自己站起來,不過一會兒的功夫身上就溼透了。腳踝未完全好的傷又這麼一扭,好像又復發了。
山上常年生長人參、紅景天等藥材,僧侶常上山採藥,就在此處休息。因此裡頭收拾得乾乾淨淨,雖然只有一間廟加兩側耳房,但是炕床、桌椅、生火做飯的爐子一應俱全。宜寧避進來之後開啟窗透氣,看到外面滂沱大雨,把路上打得滿是泥濘,當真暴雨如注,天色昏黑。馬車立在院子裡,馬兒被雨水拍打著,鬢毛全溼了,無措地甩著頭上的雨水。
沒得辦法,這裡又沒有馬廄,房子太小它也進不來。
羅宜寧在破廟中找了一會兒,從角落裡拎了個桶出來,準備去接一些雨水來煮熱喝了,至少去去寒氣。她現在在小日子裡,受不得寒,否則更是要遭罪的。沒得丫頭伺候總是要自己動手的。何況衣服溼透了連換洗的都沒有,黏糊地貼在身上,又冰冷又溼重,她想升火烤一烤自己,至少能夠暖和一些。
道衍見她提桶,就道:“外面大雨。要是出了什麼事,我還得去救你,不要動。”
他不同意,宜寧只能放下桶,身上寒意越重。
他見此才緩緩閉上眼,盤坐在炕床上,又繼續誦經數佛珠。
宜寧過了一會兒又試圖點爐子,深秋下雨真的太冷,又是在山上,比平日還要冷許多,她只穿了一件潞稠的藏青色褙子還溼透了。她知道怎麼點火,明明一劃就著的,現在因為頭暈腦脹渾身發軟,力氣太小,火石擦得手疼都點不著。
道衍大師把她帶進來之後幾乎就不理她了。
一會兒他可能終於看不下去了,一雙戴著佛珠的手還是從她手裡接過火石,摩擦幾下點燃了引火紙,再放進去點燃了木炭。
這下屋內就暖和了起來,總算不是刺骨寒冷了。宜寧也沒有坐炕床,就坐在圈椅上抱作一團,下巴擱在膝蓋上,讓火力盡快把她烤乾。羅慎遠這個師兄雖然一開始想殺她,但這時候總要處好關係。她想知道道衍跟羅慎遠的關係,就跟道衍說話:“大師,你和我三哥同門師兄弟,可是從他小時候開始的?”
“貧僧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他已經十一歲了。”道衍淡淡說,“你到炕床來坐,我坐圈椅。”
“我無妨……您睡炕床就是了。”宜寧覺得坐在圈椅上更能保持警惕。
她連頭都沒抬,那白玉般的後頸上,就看得到剛才的血痕。雖然睏倦又渾身難受,但還是保持著基本的警惕,不敢入睡。畢竟道衍剛才可是想殺了她的。
道衍又坐下唸經,既然她不領情他也當沒說過。
宜寧一聽還是《心經》,打了個哈欠,強打精神起來。
她往隔扇外看,馬兒自己縮到廟裡窩著去了。大雨已經小了很多。剛下了雨山上全是霧,只看得清楚遠處昏黑的巒影。也不知道羅慎遠離開沒有,她什麼時候能走……她想立刻回到羅府去,回去熟悉的家裡。能帶給她溫暖和依戀的家。
但她又想起陸嘉學說的話。只要她還是羅慎遠的妻子,他就不會放過羅家。
宜寧靠著圈椅,有種迷茫而悲傷的情緒籠罩著她。也許是因為大雨傾盆的夜晚,也許是因為太冷了,屋內道衍似乎連句話也不想與她多說,黑夜寂靜無聲。要是羅慎遠沒有找過來,豈不是要在這山裡過夜了?她渾身又溼又冷,在這裡過夜明日絕對高燒不止。
天色完全黑下來,山裡的夜更冷,宜寧就把隔扇關了。
道衍又收了佛珠出去了一趟,回來的時候,手裡拿著個只有半個巴掌大的小紅薯,扔進了火爐中。立刻發出噼啪一聲響。
“你的晚飯只得這個吃,山上野生的。”
宜寧本以為她不餓,但等到爐子裡飄來烤紅薯熱氣騰騰的香味時,她還是很想吃。掏出來的時候還很燙,這麼巴掌大的一個,她剝開之後還分了一半給道衍,他倒也沒有拒絕,想必山上的確食物難得。
可能是因為傷寒了,她開始頭暈發脹,沒有胃口,也嘗不出味道來。但她不能不吃東西,宜寧勉強把小半個紅薯嚥下去了,倒是熱騰騰的綿軟,比沒得吃好。
宜寧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