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第3/4 頁)
重,叛軍皆是騎兵,久戰之下,必定無功。故而,此去雖然情急,卻無多大破壞力了。能夠震懾三輔已是極限,若說進入三輔,恐怕也不是那麼容易的。若非如此,怎會有如此多勳貴之後想要參戰!無非看上了這戰功好拿。
聽曹操如此說,竇輔在將信將疑間,送走了曹操。雖然對曹操的判斷,並非不信,但是依舊要做好兩手準備,畢竟抗旨不尊的罪名太大了,自己背不起!
於是,竇輔命親衛分一隊人北上通知戲志才,讓其安排在雲中,五原兩郡抽調招募三千騎兵,由黃忠統領直接取道朔方到長安與自己匯合。待親衛離去後,太史慈不解問道:“二哥,吾等先行,且人數少。大軍遠征,又比吾等晚出發,如何能同時到達長安啊?”
竇輔輕笑道:“自然有路!想必志才定能明瞭!”
太史慈見竇輔如此篤定,亦不再多說,只是很好奇這戲志才到底何人,能讓竇輔如此信任。對於太史慈的好奇與懷疑,典韋給了一個同情的眼神。意思彷彿說:敢懷疑軍師,三弟死定了!俺還是躲!畢竟典韋可是深深領略過戲志才的厲害啊!
待諸事安排妥當,夜已深沉,竇輔一人在院中賞月,想到了很多,遠在零陵的愛妻胡月,還有吳郡的蔡琰。不知不覺想到了小青與曹操,還有那女童以及陸魚,甚至於袁術。這其中必定有某種聯絡,到底是什麼呢?依稀記得那年自己初到雒陽,在楊彪府上,初次見到袁術之時,看到袁術那麼**裸望著小青。。。
猛地竇輔腦海中劃過一個可怕的念頭,難道說。。。
竇輔到底想到了什麼?小青去了哪裡?這女童到底是誰的孩子?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未完待續。。)
ps: ; ;感謝大家的支援啊!繼續求票啊!
第七八回 梨花殘風疏雨驟 公路懼心煩神憂
上回說到竇輔在雒陽與曹操一番懇談,知曉很多曹家的辛密,也明白了小青出走的真正原因。在曹操離去後,竇輔一人獨自沉思,想起許多往事,不知不覺中,想到了自己初到雒陽認識小青後,在楊彪府上遇到的袁術。竇輔不知道為何會想到袁術,可是自從袁術這個名字躍入腦海之後,居然揮之不去。這之前所有不能連貫在一起的事情居然慢慢通順起來。
曾經夜遇女刺客欲行刺袁術,當時竇輔便認出是小青,之死不明白小青為何要殺他?而在汝南時陸魚為何與袁術廝殺,而自己趕到救了陸魚,雙方居然都沒有提說為何如此?黃巾道當年劫持小青,事後曹操等人都曾言明,當時不止小青一人,似乎是三方人馬,最終那裡並沒有找到小青,卻留下了許多黃巾道。陸魚也曾說過,小青不可能殺這麼多人,且傷口也不是劍傷,反而向軍中長兵器。這種總種種怪異都似乎在說明這其中有陰謀,而且有人在隱瞞!
那麼誰在隱瞞呢?從現在看來小青陸魚還有那個神秘人都在隱瞞事情的真相!只是,之前竇輔一直不明白,小青為何要隱瞞?
直到曹操來後,說出的一些事情,竇輔才明白,關鍵在孩子!這個孩子的身世?如果這孩子不是陸魚的,那麼會是誰的?毫無疑問是小青!可是,那幾年小青根本不在曹操身邊,那麼就產生了另一個問題!如果孩子是小青的。那這個孩子的父親是誰?確實,陸魚很喜歡小青,可是小青卻只鍾情於曹操!以陸魚對小青的感情。只會成全她,默默的保護她,絕對不會做出這種事情!而以小青的脾氣,她這麼深愛曹操,名分都不要,怎麼可能做出這種事情!若真是如此,小青就不會再回來。還和曹操又生了孩子!
只能說,曹操如今妒火中燒,已經失去了正常的判斷!孩子的父親不可能是陸魚。甚至這個孩子是個意外,根本不是小青自願的!只是木已成舟,不忍傷害這個小生命罷了!所以,小青才會這麼久不回來!所以。才會在小青回來後。孩子出現在陸魚身邊!因為陸魚愛著小青,不願她傷心難過!那麼,這個傷害了小青男人一定不會是陸魚!那麼,這個人到底是誰?
似乎答案呼之欲出!竇輔就是想到這個,才驚出了一身冷汗!小青與陸魚為何先後都要殺袁術,彼此之間並沒有如此深的仇恨!特別是陸魚,性格內斂,沉穩。絕對不會輕易去殺人的!再聯想到之前曾經遇到袁術,他的神情很不自然。當時以為他氣量狹小,還在耿耿於懷當年之事,現在想來一定不是這樣,肯定是他做賊心虛,不敢面對自己與曹操!
這也側面證明了為何陸魚與袁術廝殺自己出手救出陸魚,袁術放任自己離去。以袁術的性格若是遇到這種事,絕對不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