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2/4 頁)
疑問,儘管問吧!”
竇輔還在神遊中。這就是漢末最後的名將—皇甫嵩!不枉穿越一回啊!東漢末年,三國大幕,即將開始!不久的將來,會看到越來越多的歷史名人!一定要淡定!
此時,張奐的聲音響起,竇輔回神道:“伯父,便講講伯父與這皇甫嵩的淵源吧!”
張奐點頭道:“也好!這皇甫嵩乃是皇甫規之侄,而當年先帝孝桓帝在宦官單超等協助下,清除了大將軍梁冀集團。老夫曾在梁冀府中作過屬吏,因此以梁府故吏被免官禁錮。在免官禁錮中,昔年所有舊交皆不敢為老夫說一句話,只皇甫規先後七次向朝廷薦舉老夫。後才得以重新出仕,任武威太守。所以,此生老夫都將報答皇甫將軍大恩!現下可明白,為何老夫會去迎那皇甫嵩了嗎?”
竇輔吃驚道:“原來還有這等辛密!伯父,一生遭逢兩次禁錮,心中可有怨恨!”
張奐淡然道:“老夫沒有時間怨恨!早年立志:大丈夫處世,當為國家立功邊境!現下邊境未平,羌,鮮卑未滅!匈奴與烏丸,又時常蠢蠢yù動,老夫,將這一生都獻給了大漢!俯仰無愧了!”說完,望著竇輔道:“輔兒!可知伯父傳汝兵法,戰陣之用意嗎?”
竇輔正sè道:“輔兒知道!伯父希望將來輔兒如同伯父一樣,為大漢立功邊境!輔兒一定不辜負伯父厚望!”
張奐激動道:“好!好!如此,伯父死亦瞑目!好了,下去吧。讓伯父想想,眼前之事該當如何!”
竇輔告退離開,不知不覺中,張奐的話對竇輔一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而此刻竇輔只是覺得心中似乎有一團火在熊熊燃燒。說不清道不明,心中煩悶,便一人出府走走。
正走在街上,突然有人喊道:“公子!公子!”
到底何人在叫竇輔?馬鳴何以還未歸來?離天下大亂,越來越近,竇輔的路又將在何方?yù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注:1。張奐,前文坐過註解,與皇甫規,段熲合稱涼州三明。史有明記,生有三子。長子張芝,善於書法,以草書為最,世人謂“草聖”。二子張昶,也善草書,與張芝齊名。三子張猛,後為武威太守,戰亂**而死!
2。皇甫規,史有明記,當年張奐因受梁冀牽連,被禁錮,在皇甫規的舉薦下,才得以復出。漢末三名將之皇甫嵩,乃是皇甫規弟弟的兒子。世代皆是名將。具體會在泡飯三國-之名將篇,具體註解。
3。董卓字仲穎!史有明記,出生不高,以“良家子”入羽林衛。後跟隨中郎將張奐征討幷州。因功升職。後受張奐牽連,免官。東漢後期的抗擊外敵的名將,基本是涼州三明的後人子弟或是下屬。
4。睚眥必報,漢語成語,出自《史記·範睢蔡澤列傳》:“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指像瞪一下眼睛那樣極小的怨仇也要報復。比喻心胸極狹窄。
戰國時期,魏國有一箇中大夫,名叫范雎,因事被逐出國境,范雎有口才,他被逐出魏國之後,用能言善辯的天才,到秦國,向秦昭王遊說。
范雎恐怕讓人知道他是被魏國逐出,改名換姓,自稱是張祿,向秦昭王建議遠交近攻的政策,秦昭王認為范雎的政策很妥善,於是把范雎留在秦國拜為上卿。
後來,其所建議的政策,秦王都認為可行,實施後又得到良好效果,於是就封范雎為秦國的丞相。
范雎在秦國得意,成為有財有勢的大人物,認為也應該清算舊賬;凡從前對他有恩惠的人,雖然所施的恩惠,只是給他吃一頓飯,范雎也重重酬謝,對於從前對他有嫌怨的人,雖然嫌怨的程度,只是張目忤視一下,他也不放過,便要實行報復。
而在三國中,有一人與其極其相似,就是劉備的第一謀主,法正法孝直!後面會說。
第卌九回 遇舊識初見黃巾 傳兵法老將苦心
() 上回說道,張奐一番話,似乎出動竇輔內心深處的某根神經,覺得心中煩悶,便一人出府閒逛散心。
突然背後一人喊道:“公子!公子!”
竇輔回頭,見到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在對著自己招呼。可是,竇輔不記得何時見過這個人。
在竇輔停下腳步,一愣的時候,那少年已跑到竇輔跟前,激動道:“公子!終於讓小人找到公子了!”
竇輔問道:“這位小哥認識在下?”
那少年微一愣神,隨後想到了,說道:“公子!可還記得三年前?在南陽郡往雒陽的官道上?”
竇輔在思索,卻是還沒有印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