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部分(第2/4 頁)
此之外韓國瓷器數量也不少,相比之下,我國的瓷器在島國民間古玩市場倒是很少見,大多價格都不菲。
曲文就曾經見過一件清同治白釉瓷,大家都知道同治時期清朝已經在走下坡路,國力衰退導致制瓷業跟著衰敗,那一時期做出的官窯瓷最多隻能算是二流貨色。像這樣的東西在國內最多也是兩三千塊,在這裡少少都要十多萬日元。相當於一萬多rmb。
而竹木工藝。島國偏向於茶具雕刻。華夏偏向於實用器。讓人難以理解的是,島國文化是華夏文化的一個分支,同樣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卻很少有人經營玉器,問過關燕妮才知道島國不喜歡玉,反之,島國人則喜歡玻璃工藝品,色澤越亮麗,越大件。最好是成套的,那價錢就十分昂貴。一個直徑十公分,大約是民國初期產的玻璃器小碟子,最後竟然能以六萬日元成交。
和很多古董店裡一樣,朝市也能看到賣舊和服和舊布料的人,成匹成塊的布料整齊的陳列著,都是極具島國特色的花紋圖案,這在華夏古玩市場是根本沒法看到的。除了這些古董玩具也很受青睞,特別是人型玩偶,不過曲文覺得這些穿著和服的玩偶都特別噁心。也許是看多了恐怖片的原故,《鬼娃娃花子》系列裡的被詛咒玩偶讓人記憶深刻。
島國的古玩市場雖然沒有華夏國內那麼大。但卻十分的正規,每個攤位上的東西都擺放得十分整齊,並且大都標有價格,而且水份不高,一般只高出一成左右,完全可以說是明碼實價。在華夏國內都是暗價,為的就是好匡人,遇到個不懂行的,一件價值五十塊錢的東西就敢開口喊五十萬。
聽關燕妮說今天在東京都都廳(市政府)廣場前也有規模很大的跳蚤市場,只不過憑以往的經驗奈良朝市更容易找到好東西。
果然走了幾攤就發現不少稍具價值的東西,還沒來得急下手就被別人給買走。買傢什麼髮色膚種的人都有,賣家也是如此,隨處可見白面板跟黑面板的人跟著蹲在攤位內買賣東西。這點在華夏古玩市場也是極少得見的。
關燕妮笑道:“在這裡買東西就是這樣,手快了有手慢了無。”
要說速度曲文絕對不慢,靈覺最大化放開上百米的東西可以察覺到,只不過曲文不太喜歡島國風格的東西,除非是很特殊的或極具市場價值的才下手。
走了半個多小時曲文終於找到了件讓他感興趣的東西,蹲下來看了會也不知道老闆在說什麼,因為從外貌上華夏人和島國差別不大,估計他把曲文也當成了島國人。
“燕妮你看看這件。”在一起相處了幾天,幾人混得越來越熟,曲文改叫關燕妮的名字,關燕妮也已經很習慣叫他阿文。
“我先看看。”沒等關燕妮開口陶晶瑩插到了中間,這些天她也學到不少東西,興趣似乎要比曲文還濃,伸手就拿了過去。
曲文看中的是一件漆器制的套裝茶碗,在華夏國內也有很多漆器,不過在國際上只要說到漆器絕大多數收藏家首先想到的是島國。
其實島國漆器是源於華夏,而漆器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戰漢之前,戰國是華夏漆器工藝的第一個繁榮時期,當時由於激烈的社會變革引發的化理意識和審美觀念變化,使得該時期的漆器工藝得以迅速發展。那一時期的漆器色調以紅、黑兩色為主,特點是“朱畫其內,墨染其外”。器內塗滿硃紅,色澤明快熱烈;外髹黑漆,沉寂凝重。
而秦始皇為了追求長生不老藥,從中土選了大批的童男童女送出海外尋找仙島,漆器工藝也跟著流傳了過去。到現在島國漆器還保留有華夏戰漢時期的風格特點,在紅黑兩色之間,最大程度襯托出漆器的典雅和富麗,呈現強烈的裝飾效果,極具有穩健端莊之美。
很有意思的是,在歐美國家china既指華夏,又是瓷器的意思;而japan則指島國,又是漆器的意思。所以西方人把漆器當成了島國的象徵。
“看上邊的包漿和做工……,我想應該是島國明治時期的作品。”陶晶瑩不太敢確定,島國明治維新之後,西洋物品大量流入島國,相對的島國工藝品也加入了些許西洋風格,漸而成為了新的風格工藝品,這一時期的東西還是比較好辨認的。
其實如果曲文和陶晶瑩懂得島國文字的話根本不用去猜,在標籤牌上就寫有明治漆器,價格是八十四萬日元。
“……”
關燕妮忍不住笑起:“瑩瑩……。在標籤牌子上就寫有年代和價格了。”
陶晶瑩聽見吐了吐舌頭。既可愛又調皮的樣子。讓老闆看得兩眼都開始發直,島國人最喜歡她這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