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周玄清(第2/3 頁)
清於朝堂上駁得對方啞口無言,讓他很高興為姐姐出了一口氣之後,才把原有的印象修正成“一位很有本事的普通爺爺”,所以日常相處時,他仍以親暱為主,恭肅為輔,全然沒有半點疏遠客套。
穆小王爺年少俊俏,活潑開朗,絲毫不端王爵的架子,是個很可愛的晚輩,周玄清當然還是非常喜歡他的,只不過素來的端謹風格,使這位老人家看起來一直淡淡的,此時對於少年遞到嘴邊的薑糖,他也仍是搖頭拒絕,沒什麼特別的表情。
“這個不粘牙的。”穆青體貼地介紹道,“吃一口?”
“小王爺自己吃吧。”周玄清冷淡地說了一句,蒼老的雙眸微微眯著,看向轎頂的流蘇,靜默了一段時間後,突然道:“小王爺,那件信物,老朽可以再看一下嗎?”
“喔,”穆青急忙嚥下薑糖,抓過一旁的手巾擦淨手指上的糖霜,這才從懷裡摸了一個小布包出來,遞給了周玄清。
扯開布包的封口,朝掌心一倒,一枚玉蟬落了出來,雕工栩栩如生,玉質也異常瑩潤可愛,一看就是價值不菲的貴重玉器。
不過對於周玄清來說,這枚玉蟬的意義,並不是在它的價值上面。
“小王爺,你說讓你帶這玉蟬來見我的那個人,會在城外等我是嗎?”
穆青點點頭,“他信上是這麼說的。說你離京回靈隱寺的路上,他會來見你一面。”
周玄清“嗯”了一聲,手指收攏,將玉蟬握在掌心,再次閉目不語。
大約又走了半個時辰,馬車突然一晃,停了下來,穆青掀開車簾看了一眼,回頭道:“周爺爺,你要見的人來了。”
周玄清花白的眉毛一動,顫巍巍地扶著穆青的手下了馬車,正在四下張望之際,有一箇中年人已走上前來,恭聲道:“周老先生,我家宗主在那邊恭候多時,請老先生移步。”說著便替下穆青,扶住了老人的手臂,小心攙他轉過路旁的豎巖,到了彎道另一側既避風又不惹人眼目的一個凹進處,白裘烏髮的梅長蘇正面帶微笑地站在那裡,輕輕躬身施禮。
周玄清眯了眯眼睛,仔仔細細地打量了他一陣,攤開手中的玉蟬,問道:“這件玉蟬,是你的嗎?”
“正是。”
“你從何處得來?”
“黎崇黎老先生所贈。”
“黎崇是你什麼人?”
“在下曾在黎老先生門下受教。”
周玄清皺眉道:“黎兄當年以太傅之身,不拒平民,設教壇於宮牆之外,門下學生沒有一萬也有八千,自然是遍於天下。可是說到底,他最得意的也不過那麼幾人,老朽與他是學問之友,交情不濃卻深,故而這幾人我都認得,可是足下……老朽卻素未蒙面……”
梅長蘇淡淡一笑:“我學藝不精,有累恩師盛名,且受教時日不長,老先生不認得我,也是自然而然的。”
周玄清凝目看了他半晌,嘆了一口氣,“算了,你有黎兄的信物,老朽自當幫忙,只是沒想到時隔數年,再見故友玉蟬,竟為的是朝中之事……黎兄當年被貶離京時,滿腔憂憤誓不回頭,老朽也不知此番上了朝堂,是不是真的合他的心意……”
梅長蘇眸色安然,靜靜地道:“恩師當日獲罪,只為直言不平,反被衷腸所累。他明知有逆龍顏,仍言所欲言,百折而不悔,此方是治學大家的風骨。故而晚輩認為,所謂世事萬物,無處不道。隱於山林為道,彰於廟堂亦為道,只要其心至純,不作違心之論,不發妄悖之言,又何必執念於立身何處?”
周玄清白眉輕揚,一雙本已垂老的眼眸突閃亮光,點頭道:“你雖受教時日不長,卻能察知他的根骨,看來他將這玉蟬留贈於你,也確是慧眼。不知你可明白黎兄身佩此蟬的寓意?”
梅長蘇徐徐負手,微微揚起線條清瘐的下巴,漫聲吟道:“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周玄清輕輕地閉上眼睛,彷彿在沉澱心緒般良久無聲,而梅長蘇則是神色安寧,凝目天際不再啟唇。兩人立於冬日清寒之中寂寂無語,場面卻沒有絲毫的尷尬,仿若如此會面,只為默默地悵懷一下過去的某些歲月而已。
“有生之年,能再見黎兄高足,於願足矣,”周玄清慢慢將掌中玉蟬放回到梅長蘇的手裡,低聲道,“老朽不知足下在京城有何風雲大業,唯願你勿忘爾師清譽,善加珍重。”
梅長蘇滿面敬容地躬身道:“先生雅言,晚輩謹記。如此嚴寒季節,老先生不顧年邁,為舊友情誼冒雪出行,晚輩實在是感激莫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