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雪冤(第1/3 頁)
皇帝壽儀的第二天,內廷司正式下旨,命紀王、言闕、葉士禎為主審官,複查赤焰逆案。對於這樁曾經撼動了整個大梁的巨案,當年懷抱疑問和同情的人不在少數,只是由於強權和高壓的威逼,這股情緒被壓抑了十三年之久。隨著夏江的供認和複審的深入,梅嶺慘案的細節一點一滴地被披露出來,朝野民間的悲憤之情也越漲越高,幾乎到了群情沸騰的地步。
聶鋒、聶鐸、衛崢由於既是人證,又要恢復身份,所以都被蕭景琰帶走了。如何讓這些人在最恰當的時機以最自然的方式出現,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按照梅長蘇以前的習慣,他當然要去操心謀劃,不過這一次藺晨和蕭景琰的做法不謀而合,一個以醫者的身份下了命令,另一個則站在朋友的立場上進行了干涉,所以事情最終是由太子的心腹智囊們謀劃完善的,沒有讓梅長蘇插手,只是每天通報一下具體的進度,儘可能地讓他不受外界激盪的影響,以平靜的心緒來等待最後的結果。
到了九月中,重審的過程已基本結束,但由於此案牽涉面廣,並不是單單隻改個判決就可以了事的,所以又延續了半個多月的時間,詳細決定如何更改、補償和撫卹的諸項事宜。
十月初四,皇太子率三名主審官入宮面君,從早晨一直停留至黃昏方出。兩日後,內廷司便連傳三道旨意,其一,宣佈昭雪祁王、林燮及此案所牽連的文武官員共計三十一人的大逆罪名,並將冤情邸傳各地;其二是下令遷宸妃、祁王及其嫡系子女入皇陵,並重建林氏宗祠,兩人皆按位恢復例祭供饗。此案倖存者復爵復位,加以賞賜,冤死者由禮部合議給予其家人加倍優厚的撫卹,並定於十月二十,在太儀皇家寺院設靈壇道場,由皇帝率百官親臨致祭,以安亡魂;其三,此案首犯夏江、謝玉及從犯若干人,判大逆罪,處以凌遲之刑。謝玉已死,戮屍不詳,停究,其九族除蒞陽長公主首告有功恩免三子外,均株連。
這三道旨意,已大概確認了翻案的方向,接下來就是各部各司及各地方擬細則執行的事了。十月二十那日的祭奠按期舉行,為示尊重,皇帝與太子均著素冠,親自拈香於靈位之前,並焚燒禱文告天。當日天色陰慘,氣氛悲抑,梁帝添了香燭之後,還曾當眾落淚,表示要下詔罪己。蕭景琰雖然未曾料到他會來這樣一手,倒也臨變不驚,只說了些常例套話,略略勸止,並沒陪著他來一出父泣子號的煽情戲碼。而梁帝顯然也只是說說而已,祭禮之後過了很多天,他也沒再提過要下罪己詔的事。
這段期間梅長蘇又受了一次風寒,不過狀況卻比以前同類病症時好了許多。由於效果明顯,晏大夫初步認可了藺晨的治療方向,大家也都十分歡喜感激,讓藺大公子洋洋得意了許久。
蕭景琰現在已基本承擔了所有朝政事務的處置,繁忙度有增無減。不過略有空暇時,他都會輕騎簡從,不驚動任何人地前往蘇宅去見好友。林氏宗祠完工之後,他還特意秘密安排,讓梅長蘇以人子身份,舉行了一次十分正式的祭祀。只不過除了那一天之外,寫著“林殊之位”的小小木牌會一直在這所幽涼森森的祠堂之內,佔據著在外人眼裡它應該出現的位置,蕭景琰每每視之,都會覺得心痛如絞。
比起東宮太子悲喜交加的複雜情緒,從來都不認識林殊的藺晨就只有純粹的高興了,畢竟梅長蘇最心心念唸的一樁大事終於完成,對於醫者而言,這可是一個可以把握和利用的契機。
“長蘇,你怎麼越到這最後關頭,心緒越寧呢?”例行的診脈複查之後,藺晨樂呵呵地問道,“我本來以為金殿呈冤的那一天對你來說會是一個大關口呢,誰知你回來時一切都好,也就是臉白了點兒,氣微了點兒,脈亂了點兒,人晃了點兒……”
“這樣還叫一切都好?!”隨侍在旁的黎綱忍不住想要噴他一口水。
“程度上很好啊。”藺晨毫不在意地道,“稍加調理就沒有什麼危險了。要知道我最怕的就是你一口氣兒鬆下來,突然之間人就不行了,那我才叫沒辦法呢。”
梅長蘇收回手腕,放下袖子,笑道:“也許就象景琰說的,萬千的功夫都是做在前面的。前面做的越多,把握就越大,心裡就越不緊張。這十三年來每取得一點進展,我心裡這口氣就松一點兒,松到那最後一天,不過也就是為了親眼看看,了個心願罷了。既然這結果已在掌握之中,我又能激動得到哪兒去?”
“少騙人了,”藺晨哼了一聲道,“誇你一句你還順竿兒爬了,以為我真不知道呢?你穩得住,不是因為你真的不激動,而是因為那口氣你根本還沒有鬆下來。我知道你怎麼想的,你就是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