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1/4 頁)
";具體行程我聽你的安排。";我說。
";你這麼一說,我好像真的成了專職的導遊了。"; 薇奧萊特微微一笑,";巴黎藝術之旅的導遊。";
晚餐結束後,我送她回家。薇奧萊特借給我一本名為《繪畫藝術的歷史及淵源》的袖珍圖書。這本書大概是為我這種從來沒有逛過美術館,又對繪畫藝術一無所知的人準備的掃盲讀物和啟蒙教材。我回到住處後花了一整晚讀完了它。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四樂章 雨季 第一節 巴黎藝術之旅 三
三
從第二天,也就是四月五日這天起,這場特殊的巴黎藝術之旅就開始了。薇奧萊特帶我前往巴黎的各個美術館和藝術館。
巴黎是藝術的海洋。根據《繪畫藝術的歷史及淵源》的介紹,巴黎儲存著繪畫藝術的完整歷史,人們可以在這裡看到希望看到的每一個歷史時期的藝術品。
十七、十八世紀的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繪畫是歌頌國王和貴族的藝術,隨後而來的大革命幾乎顛覆了一切,人們對現實的惶恐和不安即反映在新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的繪畫作品中。 十九世紀的工業革命產生了全新的資產階級,畫家們開始為自己而畫,寫實主義、印象派和新印象派便在這個時候走入了普通大眾的生活。由於人類一貫的逆反心理,反對寫實的後印象派與象徵主義接踵誕生。進入二十世紀後,繪畫藝術的風格就如同世界的政治局勢般不斷變化。從一戰前到二戰結束,注重內在探索的表現主義和野獸派,注重形體解構的立體派,以及所謂新視覺的構成主義紛紛登場亮相。但在戰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再沒有出現什麼值得注意的新的藝術流派。大概人類總體的藝術才華已經和鮮血一起在滿是死屍的戰場上流淌殆盡了。
不過還有一個藝術派別值得特別注意一下。因為這是上世紀最後一個有深遠影響的藝術派別……甚至影響到滿大街都是嬉皮士,電臺裡播放甲殼蟲歌曲的六十年代,這就是達達與超現實主義。必須說明的是,達達的和超現實主義並不是一回事,只是由於超現實主義源於達達主義,因此人們習慣將兩者算在一個藝術系統裡。達達主義是否定一切破壞一切的力量,而超現實主義則反對理智與顯示,注重潛意識的創作。但兩者對於世界是荒誕的這一點理解是共通的。
總的說來,繪畫與音樂、文學的發展基本是同步進行的。整個繪畫藝術的歷史,就是人類對於世界認識的歷史。
由於經濟不景氣的影響,巴黎的藝術市場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略有萎縮,許多美術館或搬遷或關門,但巴黎仍舊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文化藝術中心。這裡有超過五百間的美術館和數不勝數的私人畫廊。其中大部分集中在聖日耳曼,馬萊和巴士底,以及香榭麗舍後的第八區這三個區域。
想從巴黎找出一幅不知所謂的畫來,無疑是徒勞之舉,和從亞馬遜雨林找一棵不帶標記的樹、去國家圖書館找一本內容不詳的書一樣異想天開。但我不能不努力尋覓。一幅畫……剩下的兩盤磁帶……完整的惡魔之曲……我的生命,邏輯的線索就這樣緊密連結著。畫是我挽救自己的唯一機會。我必須在三週時間裡尋找到惡魔提示的那幅畫。
有時我也覺得事情匪夷所思。為什麼找畫呢?畫和音樂間又會有什麼聯絡呢?我一遍遍回想那個晚上的情景。線索是幅畫,黑影的確是這麼說的。我沒有聽錯。因為實際上他並沒有說話,而是直接把思想灌輸到了我的頭腦裡,所以我不會理解錯誤。但那又是什麼畫呢?一切都非常荒謬,像達達和超現實主義那樣荒謬和不合情理。
薇奧萊特先帶我參觀了蒙馬特區的幾家畫廊。兩家畫廊裡的展出的是現代派的藝術作品。另外兩家展出的是後現代派的藝術作品。在我眼裡現代派和後現代派沒有太大區別,反正都看不懂。我只知道自己要找的畫不在其中,但理由卻說不出來。這是一種類似於第一印象的直覺。
";沒有你要找的畫?";她問。
";好像沒有。";我回答。
";關於音樂的畫是嗎?";
";是的,關於音樂的。";
";會不會是印象派的作品?";
";為什麼?";
";人們不是說德彪西是夢境畫家嗎?";
我認為她或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