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4/4 頁)
內功低弱之人,常因久戰後便真氣不繼,疲累急喘,因此常須調息恢復再戰之力,然而除非對方也情況相同,否則生死相搏中,豈能容你調息再戰?
這也是為何武林人相鬥時,皆不願一開始便以內功相拚,而是先以身法招式互鬥勝負,逼不得巳時才以掌勁真氣硬拚,或是直接四掌相貼,比鬥內功真氣強弱,以決勝負。
但是以內功相拚者,敗落之方十之八九皆是身受沉重內傷,或是當場命喪,而勝方恐怕也好不了多少?
由此可知,內功強弱乃是戰力強弱及持久與否的重要關鍵,而內功的強弱,便須靠先天的資質,及高明師資教導.以及後天的勤習,方有成就。
武林中的內功心法各異,進境也各有不同,但皆以任、督二脈的“天地雙橋”
貫通為標準,並以甲於功力稱之“天地雙橋”貫通後,便是甲子之上的功力了,而“三花聚頂五氣朝元”之境,則又等於初習內功的一個開始,也就是說至少要有百年之上的功力,才能觸及邊緣。
而“白衣羅剎”白浩則是福緣探厚,竟能在絕地倖存,且獲得靈禽大花、二花之助,日日以各種不同的奇珍、靈果為食,爾後又緣得山腹深處的寒洞靈芝為食,若是能有明師指導,或是能日日勤習內功,可能早巳貫通任、督雙脈了。
且不論他何時貫通“天地雙橋”?而此時,他的功力已然高達八十年之上了,較“鷹喙”的功力高出至少兩籌,然而武功高低的另一關鍵——招式,便是他的弱處了!因所學無招,全然是隨心所欲出招,若與功力差之甚多的人交手,當然可以明察對方招式中破綻,出於迅疾的攻入致勝,但與功力相差不多的人交手,便不易察知對方破綻,縱然察知,卻因對方也出手迅疾,使招中芥子之隙的破綻一晃而逝,無能攻入,因此便落於被動之方了。
“鷹喙”乃是身經百戰,經驗豐富的高手,出手迅疾狠毒,且應變快捷,只要招式出手,一經對方招式封住,便立即改招換式又再搶攻。
如此一來,雙方各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