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部分(第3/4 頁)
他一無官職,二無功名,又年紀輕輕,怎麼會把這麼重要的事交給他。
池晏說:“皇上本是想派祖父去的,但祖父年事已高,我們不放心,就向皇上舉薦了祖父麾下的崔大人……祖父卻說崔大人勇猛有餘,謀略不足,怕是難以敵過陰險狡詐的瓦剌人,非要親自上陣。祖父護我這麼多年,我哪能讓他老人家冒這險……就自請去崔大人身邊幫忙謀劃,祖父這才同意。”
華槿不解,“你又沒帶兵打過仗,國公爺怎麼會放心你去?”
池晏笑著揉了揉她的發,“戰場倒是沒上過,不過這些年國公府的暗衛,都是我幫著訓練的,也算略懂些兵法……”
華槿不可思議地看著他,國公府有多少暗衛她不知道,但她卻知道,這些年李輔矩三天兩頭就給國公府使絆子,卻從來沒有得手過,多半也是虧了國公府那群神出鬼沒的暗衛。
難怪池大夫人說他小時候頑皮,小小年紀就喜歡舞刀弄槍,那會兒她還覺得池大夫人肯定與她說笑的……敢情這些年他一直在藏拙,扮柔弱騙過了世人的眼睛。
池晏瞧她滿臉震驚,不由得失笑:“不是你想的那樣文武雙全,只是略會些排兵佈陣之法罷了。”以前的病弱也不是裝的,只是後來好了而已。
華槿臉上的驚訝這才少了些,沉默了一會兒,問他:“非去不可嗎?”
池晏嗯了一聲,“你放心,我會平安回來的。”他親了親華槿的臉頰,“我還捨不得你,捨不得國公府。”
華槿抿了抿唇,突然問他:“你說的崔大人,是京衛指揮使司指揮崔文昭,崔將軍嗎?”
池晏點頭,疑惑道:“你認識崔大人?”
當然不認識!但是她突然想起了前世的一件事……李輔矩謀逆後,二皇子登基,崔文昭是作為功臣,被新帝大肆獎賞的。
就在眾人以為崔文昭會平步青雲,一舉成為李輔矩身邊的大紅人的時候,崔家卻被一場大火給燒沒了,崔府上下百餘口人,沒留下一個活口。
父親去崔家弔唁回來,還很感慨地和她說:“崔將軍戎馬一生,最後卻落了這樣的下場……朝堂離衰敗不遠了。”
她當時不大明白父親為什麼要幫這樣的亂臣賊子說話,現在想想,崔大人應當是被李輔矩設計了,當了賊人而不自知。
但她一點也想不起其中的細節,此刻也不敢亂說,只輕聲道:“聽人提過他的名號而已。”叮囑他:“去到那邊一定要小心。瓦剌人詭計多,難保不會安插細作在軍中,你……也要多留心身邊人。”
池晏也不知道她怎麼會這麼叮囑他,但還是勾了唇笑,摟著她的手愈發緊了。
聖旨很快就下來了,兩天後就要出發,時日太短,華槿只來得及給他準備換洗的衣物,以及路上吃的乾糧。
他是在臨行前一晚走的,崔文昭親自到國公府接的人,國公爺親自來送他,神色凝重地拍了拍他的肩,“遇到什麼棘手的事,就讓人帶信回來。我雖然老了,但打仗這種事還是比你們在行。”
池晏點頭稱是,平國公又看向一旁的崔文昭,“我把孫子交給你了,你一定要把他毫髮無傷地帶回來。還有,你那激進的脾氣也該改改了,別動不動就暴跳如雷,讓士兵們看見,只會覺得你冒失。你可是主將,得學會沉住氣。”
崔文昭四十歲上下,典型的國字臉,中等身材,面板黢黑,整一個硬朗大漢形象,站到國公爺面前,卻沒多少威嚴,反而一臉敬重,他鄭重地給平國公作了個揖,聲音粗獷:“國公放心,我就算死在瓦剌,也會幫您把池大公子帶回來的。”
平國公拍了拍他的肩,無聲地背過了身去。
池慎也上前囑咐了池晏幾句,華槿站在那兒看著這種送別的場面,鼻尖就有些泛酸。
雖說不是什麼大仗,但古來征戰幾人回的道理誰都明白,一旦去了,誰又能保證一定平安無恙呢。
崔文昭先上了馬車,池晏走到華槿面前,發現她眼眶紅紅的,一時間五味雜陳……
原本有許多話想說的,最後卻只在伸手摸了摸她的臉,說了句:“在家好好照顧自己。”
華槿點頭,不想在他面前哭出聲來,哽咽著與他說了聲:“保重。”
馬車很快消失在夜色之中,國公爺和池慎都回去了,華槿卻還站在那兒望著馬車離開的方向許久。
池舒媛許是看出她的擔憂,笑著過來與她說:“嫂嫂安心,別看我哥平時一副病怏怏的模樣,其實武藝好著呢,腦子又好使,定能平安歸來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